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自由時報】《見證日治移民村》吉安宮前廢營區 挖出神社殘跡

吉安鄉公所進行宮前營區環境改善工程,包商挖出昔日吉野神社的石燈籠基座。
(記者王錦義攝)

石燈籠基座、紀念碑護欄 文史學者盼保留

殘跡至少80年歷史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吉安鄉公所目前正進行慶豐村宮前營區環境改善工程,包商最近動土施工,挖出兩座至少有八十年以上歷史的吉野神社石燈籠基座、「吉野圳改修紀念碑」(原文「記」念碑)水泥護欄等殘跡,由於目前整修處就是昔日神社參拜道,鄉公所將與文化局開會評估殘跡處理方式。

鄉公所指出,位於慶豐市場旁的宮前營區佔地約三千一百平方公尺,營區內有十一棟建築,公所準備打造成慶豐藝術村,將目前荒蕪一片的廢棄閒置營舍,妝點成具有客家、原民元素的休憩空間,並搭配表演團體展演、農產及手工藝品販售,所以今年編列兩百萬元,先進行入口處的綠美化及道路鋪面工程。

吉野神社參拜道兩旁有許多石燈籠。
(畫面取自於國家文化資料庫,記者王錦義翻攝)

昔日吉野神社所在

包商四月初開工整地,挖出兩座梯形水泥塊,就讀東華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熱心於花蓮在地古蹟文化調查工作者黃家榮說,殘跡是石燈籠基座,比對老照片與地方訪問,目前施工的地點中山路入口,是以前神社的參拜道入口,後來吉野神社一帶規劃為宮前營區,神社建築遭拆除,可能當時把石燈籠就地掩埋成地基。

黃家榮說,這次除挖出石燈籠基座,還有一個殘跡是吉野圳改修紀念碑的水泥護欄殘跡。比對他珍藏的老相片,當時在神社參拜道西側的吉野圳改修紀念碑遭拆除運走、下落不明,這次出現埋在土裡的水泥柱體,即為當時紀念碑的水泥護欄殘跡,希望相關單位能保留這些殘跡,別當廢棄物丟掉了。

黃家榮說,吉野(現稱吉安鄉)是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日本移民村,始於明治四十三年(西元一九一○年),並由總督府殖產局規劃設立吉野神社,在明治四十五年(一九一二年)年六月八日鎮座,神社位置在今吉安鄉慶豐村中山路三段、慶豐十街、慶豐十一街、慶南三街等四條道路之間,部分已成為慶豐市場。

公所維護面臨困難

鄉長黃馨說,吉安是日治時期花蓮境內第一個官營移民村,宮前又是其中一大聚落,在歷史上有重要意義,當地也是早期客家人居住區塊,加上一旁是太魯閣族聚落,有很多文史訴求,但要鄉公所執行史蹟保存工作,在預算與專業度上都有困難,希望相關單位能給予實質協助。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引用連結: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