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石硬港流域的老照片,照片裡的景觀現在多已不復在或改變。 |
基隆市文安社區協會為找回早年「石硬港」流域榮景,去年發起「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團隊將過去1年裡蒐集到的老照片及文史資料在史蹟館展出,讓市民回味基隆早年的樣貌及庶民生活,進一步帶動文史觀光。
計畫發起人文安里長李隆進指出,南榮河舊時稱作「石硬港」,全長約2.8公里,流域範圍包括仁愛區10里,根據文獻資料,從新石器時代圓山文化時期,可能就已經有人文活動。
石硬港流域沿岸有豐富的人文地理景觀,但隨交通及產業變遷,1960年後政府在石硬港加蓋,興建樓房,舊時景觀已不復存在或者樣貌完全改變。
李隆進說,為期4年的文化盤整計畫目前進行到第2年,過去1年裡,計畫團隊結合社區人士及各級學生,走遍石硬港流域、訪問耆老,並向在地居民蒐集了200多張老照片及數件古早的生活用品,最後整理出一幅「石硬港流域人文景觀散步地圖」,上頭一共標示出38處和石硬港密切相關的景觀和建築,可提供旅遊導覽。
「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文件展,即日起到11月15日在基隆市史蹟館展出,展出內容包含民國50年代左右的老照片、生活用具及石硬港文史地圖。
李隆進說,由於蒐集到的資料豐碩,因此展出期間會不定期更新展出內容。
李隆進說,該計畫團隊在南榮國中工藝館另有常設展,但是要事先撥打電話(02)2426-2020預約參觀,將會有專人導覽服務。
資料來源:聯合報
撰稿記者:許瀚分
刊載日期:2014.8.16
引用連結:連結
史蹟館石硬港文物展
「南榮運河的前世今生」石硬港文化盤整計畫文件展 |
活動網頁:石硬港的前世今身
開始時間:2014-08-15 09:00
結束時間:2014-11-15 17:00
主辦單位:展覽藝術科
展出地點:基隆市史蹟館 (基隆市壽山路6號)
資料提供:基隆市文安社區發展協會
石硬港源於魴頂(今南榮公墓),今紅淡山西南麓及對面竹仔嶺,山陵澗水會集入峽谷。由南向北流經南榮路、仁五路,於忠四路與蚵殼港(今西定河)交會,經孝一路由旭川河出港口,河流總長 2.8 公里。因夾峙河川兩岸的岩石很堅硬,故名為石硬港。
此區域於 1934 年文獻中,發現圓山文化時期可能已有人在此活動。正式紀錄則始於淡水廳志中,已有「石硬港庄」的文字記載,地廣人稀,初期以農業為主。
至日治期間,將石硬港兩側劃分,河之東側因瀧川瀑布聞名,稱為瀧川町;河之西側因經人工整治堀鑿,故名為堀川町。流域自南至北,分為內、 中、外石硬港。 循著河岸而行,沿途豐藏的人文肌理可見一斑。
有因地理景觀而形成的特色景觀(密婆洞、牛埔仔、魴頂、雙龍瀑布、壺穴等)。
因生活模式而發展的庶民文化(白磚仔厝、麵線埕、廣東墓、鴨母寮、豆菜寮、石井、百年天主教堂等)。
位處交通要塞而產生的景點(杉行、火藥庫、千人塚、百年防空洞、縱貫公路、蓬萊第一洞等)。
具歷史背景之文化據點 (乞食寮、 南榮新村、水輕硿仔、廖添丁故事等)。
亦有因自然資源而產生的產經人文特色(水磅硿仔、牛奶寮、船澳仔、天車間仔、玉田支線、三坑炭埕等)。
遂感歲月之雙面性:因著歲月的沈澱才能積累出豐富的人文肌理;卻也服膺著歲月,文史資料的失佚迅速。故本展以新/舊照片之對照,重新爬梳南榮河古今對照之系譜,嘗試呈現石硬港的「前世今身」。冀望透過此展拋磚引玉,激發在地文化的認同與參與感,並引出更多藏在庶民心中的舊記憶。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老照片,舊照片,老相片,舊相片,
掃描,掃描服務,掃描數位化,手工修圖,5元相片掃描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