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爸爸與我〈許丙丁與許勝夫〉

許丙丁、楊金枝伉儷

出身望族的許勝夫,國立政治大學畢業。
曾任臺南第八屆議員和臺灣仁愛之家董事長,也是臺灣文學界先驅者的後代。
他父親許丙丁曾創作臺灣民謠歌詞,如六月茉莉,
還著作有雅言、小封神、探偵實錄等。
許勝夫述說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以及思想,還有助人故事。

許勝夫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名稱 / 爸爸與我
故事編號 / 2013001814
發佈日期 / 2014/01/03

上傳者 / 陳國峰
敘述的主要人物 / 許勝夫
敘述者 / 許勝夫
說故事地點 / 臺南市

許丙丁(1900年-1977年),字鏡汀,號綠珊盧主人,臺灣政治人物,臺南人,南管音樂推廣與愛好者,曾任臺南市議會議員,亦是著名的流行音樂家,文學家。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許丙丁
延伸閱讀:臺灣大百科全書【許丙丁


許丙丁傳奇人生 開啟臺灣文化史


爸媽的結婚照,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2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藝苑名角~戴綺霞精彩的一生

戴綺霞在臺灣有「京劇皇后」美稱

1918年出生的戴綺霞,在新加坡長大,從小就喜歡看戲表演。
17歲時從新加坡到中國尋找父親,與父親相認後,因緣際會到了上海。
在上海演出,一登臺就爆紅了,成為藝苑名角。
1947年因受邀來臺,她浩浩蕩蕩帶了90多人來臺灣表演,
表演結束後,因當時遇到了戰爭,回不去上海,就這樣留在臺灣到現在...。

戴綺霞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編號 / 2013001813
發佈日期 / 2014/01/03

上傳者 / 陳國峰
敘述的主要人物 / 戴綺霞
敘述者 / 戴綺霞
說故事地點 / 臺北市

戴綺霞(1919年-),原名戴志蘭,京劇演員,工旦行,生於新加坡。

她師承荀慧生和藝名筱翠花(小翠花)的于連泉,其夫王韻武亦為京劇演員,工生行。1942年,她收下大弟子關肅霜。1948年,她率劇團赴台灣。1974年起,她於國光劇校等學校執教。她在臺灣有「京劇皇后」美稱。

戴綺霞目前居於台北市,致力於傳授京劇,年過九十仍不定期公演。2012年,她獲得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戴綺霞
延伸閱讀:博客來【霞光璀璨:世紀名伶戴綺霞


霞光璀璨:世紀名伶戴綺霞

高齡九十六歲的京劇名伶戴綺霞表示,民國卅八年逃難落腳至臺南,廿多個團員身無分文,許丙丁不但提供工廠借住,還安排劇團登台商演《四郎探母》,許丙丁演四郎、戴綺霞演公主,場場爆滿,所有賣票收入全歸劇團。

廿多年後,乍聽許丙丁過世消息時,戴綺霞正準備登台演出《貴妃醉酒》,她形容那晚步履蹣跚,整個心難過不已!「他就是這麼熱心助人、值得尊敬。」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2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臺語歌曲展風情-紀露霞唱遍大街小巷

「寶島歌后」紀露霞

紀露霞是臺灣知名歌手,擅長演唱臺語歌曲。
1956年出道後,因為歌聲特殊,迅速竄紅。
藉由廣播媒體,紀露霞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
然而結婚後,她為了不影響先生的工作,而退出歌壇。
紀露霞的歌手生涯共錄製2000首歌曲,稱霸1950年代的臺灣歌壇。

「寶島歌后」紀露霞與文夏,洪一峰兩寶島歌王齊名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編號 / 2013001805
發佈日期 / 2014/01/03

上傳者 / 陳國峰
敘述的主要人物 / 紀露霞
敘述者 / 紀露霞
說故事地點 / 臺北市

紀露霞(1936年-),本名邱秋英,1961年結婚後,從養父的姓改名為紀秋英。紀露霞為台灣知名歌手,擅長台語歌曲。1956年出道後,因為歌聲特殊,低調並具有語言天才,迅速竄紅。藉由廣播等媒體,成為家喻戶曉的歌手。於各種報導記錄,稱為「寶島歌后」,與文夏,洪一峰兩寶島歌王齊名。

紀露霞因為結婚,於1961年退出歌壇,但是灌錄歌曲將近2000首,稱霸於1950年代台灣歌壇。1991年起,紀露霞重新以歌唱老師身分重出歌壇,並重新灌製多張唱片。

近年曾分別於2012年6月7日、2013年2月28日在台北市的中山堂、國父紀念館,舉辦個人演唱會。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紀露霞
延伸閱讀:台灣歌謠臉譜【紀露霞
延伸閱讀:博客來【紀露霞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老松國小舉辦「校園挖挖哇-看見艋舺與老松」特展暨老松120週年校園文物徵集活動

台北仁濟院戴院長參與「校園挖挖哇-看見艋舺與老松」特展開幕儀式

暑假即將到來,最佳的親子活動就是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同挖掘出家中所珍藏的小學畢業冊、獎狀,聽大人說說當年的故事。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為了提前準備創校120週年的到來,27日上午在老松國小,舉辦「校園挖挖哇-看見艋舺與老松」特展開幕暨老松120週年校園文物徵集活動。歡迎大小朋友利用暑假來鄉土中心,一同參觀老街、老校、聽老故事。

鄉土中心表示,今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年,而臺北市國小中建校歷史最悠久之一的老松國小,也即將邁入120週年。

老松國小自1896年5月創校以來,為日本時代臺北最早設立的第一批小學,培育造就了無數優秀人才,對社會貢獻良多,在臺北市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此外,在民國55年9月,全校總計共有158班,學生人數高達11,110人,為當時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小學。

開幕式中也特別邀請曾於老松國小求學、並於老松國小任教,80多歲的許文貴主任出席,與在校生一同演唱中、日文版本的老松校歌,感動不少現場的師生與來賓。

老松國小簡邑容校長也在現場表示,不管是念過老松、教過老松、住過老松、路過老松的民眾,家中只要有與老松國小相關連的老文物、老照片,都歡迎拿到鄉土教育中心進行數位典藏,明年120週年將會擴大展出。

本次展出內容著重於清代與日本時代初期,老艋舺和老松國小發展歷程,以及淡水河與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時空演進;同時,展場中將呈現四十多件日本時代艋舺老地圖與清末日治初期珍貴史料照片,以及老松國小在「艋舺公學校」時期的學籍清冊、獎狀及學生物品等多項歷史文物展出。

「校園挖挖哇-看見艋舺與老松」特展

老松國小鎮校之寶

較為特別的是展出老松國小鎮校之寶,日本時代老松公學校「受賞者台帳」、「修業生台帳」、「賞狀台帳」三本原件,內容載明如:知名本土作曲家鄧雨賢、萬華名醫李朝北與呂阿昌、臺北市前市長周百鍊、企業家林挺生等人的就學記錄資料。

展覽自即日起至9月7日止,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免費開放參觀。展覽期間亦將規劃專題講座及戶外導覽活動,歡迎有興趣的小朋友及家長至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http://hcec.tp.edu.tw查詢報名,或電洽 02-2336-1704 分機30江老師洽詢。

資料來源: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尋回~記憶中的文化中心」臺南文化中心老照片、文宣品、老票友募集活動

台南文化中心三十歲了! 尋回~記憶中的文化中心

臺南文化中心30歲了,30年來從無到有、從草創到成熟,是許多人參與文化活動與成長的共同記憶。

若您手中持有民國83年以前於臺南文化中心拍攝之照片、印製之文宣品、演藝廳觀賞節目之有價舊票券,歡迎提供給我們,藉由這些珍貴的老照片、文宣品、老票券,訴說一則則美麗的故事,串起你我共同的記憶,更希望透過照片讓更多人知曉即將滿30歲的臺南文化中心曾經擁有之風華年代。

此次因應臺南文化中心30週年館慶藝術節記憶牆的規劃,特廣募民國83年以前於臺南文化中心拍攝之老照片、參與演藝廳節目之有價舊票券、各式展覽、表演、講座等文化推廣活動所印製之請柬、海報、DM、節目冊等文宣品。

如果您的手中有上述的老照片、舊票券與文宣品,歡迎寄(送)至文化中心,持有演藝廳歷年節目有價票券達10張以上、照片、文宣品經採用者,將獲得30週年紀念限量文創商品乙份。此外,更規劃「舊票換新票」活動,持有價票券時間久遠排行前100名,可獲得文化中心30週年館慶藝術節系列活動演藝廳或原生劇場票券。

本活動募集時間:即日起至7月31日,採電子郵件、郵寄或親送方式。電子郵件,照片檔案連同報名表寄至tmcc503@gmail.com;郵寄請註明參加「臺南文化中心老照片、文宣品、老票友募集活動」,來函請用硬紙板保護並以掛號郵件交寄,收件地址:70167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現場收件時間:週三至週六,9:00~12:00、13:30~17:00,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二樓一股辦公室。

相關活動內容請至臺南文化中心網站 https://www.tmcc.gov.tw,最新消息下載。
臺南文化中心期待與您尋回一則則美麗的記憶。

完整活動內容與參加辦法,請點選下列連結,至原始網頁繼續瀏覽!

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刊載日期:2014.6.26
引用連結:連結


臺南文化中心找您的記憶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自由時報】八仙山林場百年 「伏地索道」見證台灣伐木歷史

八仙山的伏地索道長度約2公里,是台灣第一座伏地索道。
(東勢林管處提供)

今年是八仙山林場成立100週年,東勢林區管理處將於本月29日於林場內舉辦「八仙雲集,百年記憶~八仙山林場百年活動」,其中,最經典的是八仙山「伏地索道」老照片,這條索道是日本人鎮壓原住民後,才能闢建的運木設施,也是台灣三大林場中最具代表性的「伏地索道」,這條索道雖已消失,但仍可見索道路痕遺跡。

東勢林管處指出,日本人於1914年開發的八仙山森林,日治時代與太平山、阿里山併稱台灣三大林場,全盛時期共有2000多名員工與眷屬,當時為了運輸林木,興建輕便鐵軌與「伏地索道」,一直到1964年結束伐木,林場的設施、鐵道慢慢被歲月洪流消蝕,目前林區內僅剩神社遺址、台灣八景紀念碑,偶爾還能在步道上發現早年磁碗碎片。

東勢林管處於活動中一併展出老照片,其中,最能見證早年伐木歷史的照片,莫過為「伏地索道」,東勢林管處考證,早年用人工運木,危險且效率低,日本政府遂於1917年於八仙山山腹興建輕便軌道與「伏地索道」,卻因原住民抵制而一度停工,遲至1922年,日本人將原住民鎮壓屈服,「伏地索道」等設施才能繼續。

文獻顯示,八仙山「伏地索道」坡度最大達33度,長度約2公里,因坡度很大,無法用小火車拖運木材,是用鋼索在鐵軌上拉運原木,「伏地索道」現已不存,但軌道路痕仍依稀可見。

現在的八仙山遊客中心與第一停車場,以前稱為佳保台土場,
是木材的集散地。(東勢林管處提供)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張瑞楨
刊載日期:2014.6.25
引用連結:連結

八仙山林場是位於臺灣八仙山的一座林場。日治時期稱為八仙山事業區,戰後改成「八仙山林場」,屬林務局所管轄。

八仙山事業區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官營林業之一,日治期間所運出的木材雖不如阿里山與太平山多,知名度亦不如前兩處響亮。但八仙山事業區在發展上,還是對中部台灣的森林資源開發,以及理番計劃之間,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戰後八仙山林場的資源已大不如前,林場亦轉換成為休閒取向的森林遊樂區,在休閒風氣逐漸成為風潮的台灣社會,八仙山林場將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八仙山林場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資深藝人魏少朋:明星的辛酸苦辣及趣事

資深藝人魏少朋

魏少朋在1950至60年代,曾是臺語電影的一線紅星,
也是國寶級的主持人,與歌仔戲名角楊麗花合演過數多賣座的影片,
又在中視蓬萊仙島節目主持,述說當時當明星的辛酸苦辣及趣事。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
故事編號 / 2013001810
發佈日期 / 2014/01/03

上傳者 / 陳國峰
敘述的主要人物 / 魏少朋
敘述者 / 魏少朋
說故事地點 / 臺北市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莊福氣:我在東引挖坑道遇到山崩

於東引擔任排長代理副連長時,即與照片中弟兄一同遇到山崩

在東引服務時,擔任管理階層的莊福氣,
與阿兵哥打成一片、以身作則,
帶兵一同挖坑道,卻遇到山崩,將墜道口堵住,
一行20幾人害怕山再崩落,一度以為自己將命喪於坑道中,
於獲救後,更加珍惜帶兵時光。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編號 / 2013001598
發佈日期 / 2014/01/02

上傳者 / 黃資婷
敘述的主要人物 / 莊福氣
敘述者 / 莊福氣
蒐錄者 / 黃資婷
說故事地點 / 澎湖縣

爸媽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基隆市安樂區公所「安樂區老照片特搜計畫」 回憶在地老故事

「安樂區老照片特搜計畫」 回憶在地老故事

您是否翻開家裡的舊相本,一看就停不下來,彷彿回到當下的時光與情景,重新回顧了過往的事跡,憶起了從前的老房子、老地方、老朋友、老同學、老鄰居...,這些畫面彷彿像是昨天的事,但一眨眼間,我們已隨時光隧道穿越至今。

心思意念被觸動,不由得說起了當時發生的故事以及照片中人、事、物,急著找人分享許多的點點滴滴。

往事歷歷在目,歡樂的回憶還真不少,特別是看到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那天真可愛的模樣,不知不覺竟已長大成人。

這些珍貴的回憶,不僅停留在你我的腦海中,也以照片影像的形式,靜靜地躺家裡的老相本中,等著大家一同回味與分享!

老照片的收集,可以為我們在地人開一扇窗,對在地的歷史人文有更深刻的了解、認同,這些更是形成在地集體記憶和情感聯繫的重要根源。

一個老地方在時光的流逝、時代的變遷中慢慢的改變、消失,而回想這些歷史畫面的唯一途徑就是影像紀錄,因時代的關係,古早老照片只存在於有錢人家、或是有特殊際遇的人身上,老人家通常很寶貝這些可以訴說他的歷史照片,如果沒有蒐集老照片的活動,這些老照片,可能被深藏在鐵製餅乾盒或是衣櫥櫃裡,導致老照片的消失。

想重溫兒時記憶時,老人家只能靠這些照片來回味,所以老照片的價值即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一張照片!它代表的是舊時日常生活中的紀錄,紀錄的人、事、時、地、物,將可重現流逝卻可能輕忽的美好記憶。

找到老照片,就好像找到那一段被放置於角落的時光,每一張老照片中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的存在,可以引起共同記憶人的共鳴,引起討論與聆聽各種的人生故事。

看著照片,景色不在人事已非,除了懷念還是懷念,只有用相片來回憶那年的往事…..。

時光一去永不復返,當人事已非、今非昔比,不用感傷歲月無情,也不必觸景傷情,因為人生至此才了解真愛的可貴,也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更可以道出一個個精彩的老故事!

而這些故事的存在,不論是喜、怒、哀、樂等,都是一段令人難以遺忘的回憶。翻開家裡的舊相本,讓我們一起來訴說安樂區的故事與美好的回憶吧~

資料來源:基隆市安樂區公所
發佈單位:社政課
刊載日期:2014.1.1
引用連結:連結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基督教論壇報】《新聞小辭典》台灣第一間教會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長老教會老照片

你知道哪一間教會是台灣第一間教會嗎?

台灣最早關於福音的文史記載,為荷據時代(1624-1661)有傳教者在台宣教、為人施洗,但自明鄭時期後即中斷,並無教會的記載。
 
1865年五月底,英國宣教士馬雅各醫生自高雄登岸,六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開始醫療傳道工作。

針對何為台灣第一間教會?主要有太平境長老教會、旗後長老教會、看西街長老教會等三種說法。
 
馬雅各醫生開始醫療傳道後,帶領台灣第一位信徒高長信主、一起聚會,為太平境教會的開始。但因當時民眾逼迫教會,馬雅各醫生與高長等人遷居到安全的高雄旗後,繼續醫療傳道工作,並於1866年在旗後由牧師舉行第一次的洗禮(包括高長)。
 
1868年,心繫台南的馬雅各醫生,與吳文水、高長兩名幫手再次回到台南,台南的福音工作至此延續至今。太平境教會為紀念馬雅各醫生在看西街開始傳福音,於1917年回到起源地開拓看西街教會。
 
若從第一次洗禮及登岸地來看,會認為旗後教會為第一間教會。看西街教會則是以馬雅各醫師工作的起源地命名(有一說1865年馬雅各醫生在台南同時開始太平境及看西街兩間教會,並非史實)。
 
以1865年六月16日起馬雅各醫生實際推動的福音工作,以及帶領信徒高長等第一批信仰群體來看,實質上的第一間教會為太平境教會。馬雅各醫生的母會英國長老教會,於1902年贈名太平境教會為「馬雅各紀念教會」之大理石碑,更確認了馬雅各醫生所建立的第一間教會。

資料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撰稿記者:蔡明憲
刊載日期:2014.6.21
引用連結:連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成功故事館】遲了30年的「婚紗照」- 許雲亭與劉玉蘭「堅貞」的愛情故事

許雲亭與劉玉蘭~遲了30年的「婚紗照」

很難想像48年前(民國55年)、這兩個人不知從那裡「借來的膽」加上「愛情的力量」,竟然敢跑到「台東法院」辦理「公證結婚」首開「後山」先例,這場 「轟轟烈烈」只發費54元手續印花稅的婚禮、當然沒有得到父母的同意與祝福、連拍個紀念的「婚紗照」也沒有,等待30年後在兒女「慫恿」安排下、才留下這 「永恆」難忘的見證。

許雲亭與劉玉蘭辦理「公證結婚」

27年次的許雲亭先生雲林北港人、民國40 年從南陽國小畢業、民國46年再從北港高農獸醫科畢業,先在「南投縣政府」服務、當了3年「空軍通訊」兵、身材高大從小就喜歡各項運動至今體力依舊充沛、 每日精神渙發。退役後隻身來台東先在「鳳梨會社」任職、因打「籃球」技術精湛、被「糧食局」延攬入內工作、從此跟台東這塊土地結了緣台東也成為他的「新故 鄉」。

許雲亭與劉玉蘭是「糧食局」同事、婚後得到「成功鎮農會」許銘欽總幹事的提拔、舉家遷來成功鎮擔任農業推廣業務,通過「國家檢定考試」是鎮內唯一合格的專 業獸醫師。為了提升「豬仔」品質、不惜遠赴各地「取精」,必須非常小心將冷藏保存的「精液」、在不受到「劇烈震動」下火速送回作「人工受孕」。並教導農民 最新的技術、提高產能創新產值,民國74年有大型「豬仔工廠」出現後才停止這項服務,至今仍保留許多當年的「器具」與「預防針注射筒」。

許媽媽劉玉蘭女士我們都習慣稱呼她為「凍凍果」媽媽、為了「愛情」寧願放棄擁有正式公務員資格、兩人同甘共苦攜手努力打拼,在租屋處(現今民族路、民生路 交會口早餐店)因靠近新港國中學生多、勤勞持家相夫教子的許媽媽也做些「抽糖果、玩具」小生意,手巧的許媽媽精心調製的「紅豆綠豆」凍凍果冰、衛生可口風 味奇佳是許多港中學生「消暑」聖品、難忘的好滋味。

許雲亭與劉玉蘭共育有二男二女、有一天女兒告訴爸媽「別人過年初二都有回娘家、我們怎麼從來都沒有?」殊不知當年「私奔」的舉動、事過多年是否還能得到老丈 人的諒解?抱著「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的決心、請求他們的諒解。或許是看在「可愛孫子」的面子上、終於「認了我們」一掃多年來的遺憾。

民國88年許雲亭先生在農會「供銷部」主任任內榮退、但憑藉多年嫻熟的行政經驗與廣大人脈善緣、熱心公益總是身先士卒一刻也不得閒,民國90年起眾望所歸連任「成功鎮老人會」第三、四屆理事長,任內健全組織架構爭取老人福利績效顯著、曾獲黃縣長肯定表揚。

民國98年承擔「成功鎮愛鄉協會」創會理事長的重責大任、默默推動地方文史工作讓更多的鄉親熱愛自己的家鄉、進而更珍惜自己的鄉土文化。

許雲亭先生年輕時自比喻是「漂泊的黑狗兄」、每天忙碌中仍不忘「運動健身」、重視三養(營養、保養、修養),雖年過76看起來仍像一條「活龍」。與老伴相 約105年要再來拍一次滿50周年的「金婚」沙龍照、祝福他們「白首偕老、永結同心」,讓這一段「美麗堅貞」的愛情故事永為流傳。

資料來源:【成功故事館】
刊載日期:2014.6.19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成功故事館】新港記憶-農民節慶祝大會

【成功故事館】新港記憶-農民節慶祝大會

民國43年成功鎮各界慶祝農民節大會在「成功戲院」盛大舉行、那個年代許多重要的慶典活動都選在「成功戲院」來舉辦。會後的大合影也在成功鎮農會「總幹事」許挑先生(第三排左4站立者)邀請下、成功鎮黨政軍要員全數到齊與受獎者留下珍貴的畫面。

優秀農民的獎品是最實用的「亞鋁水桶」1個價值6元,「臉盆」1個價值4元,負責拍照的是本鎮民生路老師傅周啟運先生開設的「台美照相館」(現今成功文具社)、這一組大合照費用50元算是高消費,那時「新樂園」香煙一包2元6角、「特製清酒」一矸10元、「火柴」一封1元7角,60年前的物價與今日相比不知「差」了多少倍。

每年的農民節(2月4日)與華人最大的節日「農曆春節」都很接近、戲院正門的廣告牆還寫著「恭賀新年大家恭喜」的祝賀詞、同時也推出好幾檔的「強片」、農曆元旦大放映的是美國愛情歌舞片「獎劵女郎」、還有其他精采好片。

位在市區中心點的「成功戲院」(現今全家便利商店一帶商圈)雖經多次整修但建築主體並沒有多大改變、右邊是進場售票處、中間是放映室、左邊是散場出口,在 「休閒娛樂」缺乏年代沒有電視、「看電影」就成了高級享受是多少人的「夢寐以求」,這些社區群體「共同的生命史」正逐漸褪色淡忘中、藉由這些「社區珍寶」 (老照片)的挖掘,能見證昔日「成功鎮」的繁華、喚醒早期「新港人」美麗的記憶。

資料來源:【成功故事館】
刊載日期:2014.6.19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文化部舉辦「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尋人啟事】
在這些相片中,有你認識的人嗎?
如果你認得影中人,請快與我們聯絡!電話:0225051180,790 彭欣怡、呂婉萍

大陳撤退一甲子 影像打開記憶抽屜 尋覓影中人 龍應台籲珍視自己的歷史

影像打開封塵的國民記憶。

文化部舉辦「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透過中央社百餘禎黑白老照片使歷史顯影,讓時光倒回六十年前烽火連天的緊張氣氛,不僅勾起老一輩大陳義胞的共同回憶,也讓記憶拼圖交織出更真實鮮活的臺灣故事。

「自己的歷史,自己疼愛!」龍應台部長表示,當年大陳島居民全島全村連根拔起,撤退至臺灣後被打散到各個角落,「八十歲老太太裹著棉被就登船,從此回不到家鄉,這種國家災難加諸個人命運的痛苦,不是所有臺灣人都能了解。」

龍部長呼籲民眾都能打開情感記憶的抽屜,也期許成立九十年的中央社活化老照片資產,如同一座「國家影像記憶博物館」,讓所有國民珍惜共同走過的歷史。

大陳撤退影像紀實展十七日上午於中正紀念堂通廊隆重揭幕,現場瀰漫濃濃臺州話口音,老人家們如數家珍的講述每張照片上的點點滴滴。六十三歲的張春法先生一眼認出老照片裡,大小孩揹著的那個裹棉襖小小孩,就是當時年僅三歲的他,正在國軍協助下準備舉家登船前往臺灣。每張照片都是大歷史的縮影,一萬多個軍民大撤退寫就臺海對峙時的辛酸史。

龍部長到場時,向上百位來自新北市、宜蘭、花蓮各地的大陳長輩致意,她表示,國共戰爭的大逃亡流離失所,從民國卅八年一直持續到大陳撤退的四十四年,「還有很多臺灣人自己的故事,沒來得及好好整理過。」中央社在烽火第一線拍攝的珍貴照片,有太多歷史故事等著被發掘,她特別發出「尋人啟事」,希望找到當時冒險犯難的攝影記者、六十年前照片裡的小孩子、以及能講出影像背後深刻故事的歷史見證者,「自己的歷史,自己珍惜!」

總統府資政胡為真、交通部長葉匡時都是大陳子弟,特地到場講述大陳撤退的歷史意義。

胡資政父親胡宗南將軍,當年以大陳島為根據地,領導反共救國軍對共軍進行游擊戰,「讓廿多萬共軍兵力困守在東南沿海,無法對臺灣發動進攻,保障了臺灣安定。」

帶著年近九旬父親到場的葉匡時部長,用臺州話向長輩問候,回憶艱辛的成長歲月數度哽咽,他指出長輩們來臺後沒能任職軍公教,「很多人只好從事船員,到了歐美就跳船到餐館打工。」葉匡時說,大陳人一路走來艱苦卓絕,這股精神持續至今讓臺灣土地變得更美好。

民國四十四年一月十八日,共軍大舉進攻大陳島北方的一江山,國軍在王生明將軍領導下浴血奮戰,終在眾寡懸殊形勢下失守。由於一江山是大陳島屏障,大陳居民安危受到嚴重威脅。同年二月,國民政府決定撤退大陳全體軍民,在國軍指揮、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大陳義胞分批自浙江省臺州灣外海撤退,平安抵達基隆港碼頭後,安置於宜蘭、高雄、屏東、花蓮、臺東各地重建家園。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展」由文化部主辦,中央社策展,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及新北市浙江溫嶺同鄉會協辦,展覽內容呈現「大陳防衛」、「大陳撤退」以及「大陳義胞」在臺灣落地生根的歷史故事,照片引人入勝。

尤其「英雄之島」、「大陳采風」、「遠離家園」、「碼頭接送情」、「臺灣新故鄉」、「文化傳承新風貌」等六個主題單元,述說大陳人離鄉背井、在臺奮鬥的悲歡歲月,更能豐富國人對臺灣歷史記憶認識。

文化部表示,大陳影像紀實展的百餘幀照片,都來自中央社記者們在最前線不顧個人生命安危所紀錄的第一手攝影,彌足珍貴,歡迎民眾於展覽期間蒞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觀賞。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1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2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3

張春法在照片中認出當時才3歲被揹在兄長身上的他,尋人啟事立刻生效。

「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特展4


大陳老照片說故事 尋找影中人

資料來源:文化部
刊載日期:2014.6.17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17日 星期二

中央通訊社編輯【影像.中國:1911-1960】鏡頭下的歷史 見證1911-1960巨變下的近代中國

中央通訊社編輯【影像.中國:1911-1960】1

鏡頭下的歷史
見證1911-1960巨變下的近代中國

昨日的新聞,今日的歷史。
最真實呈現二十世紀近代中國樣貌的歷史攝影集!

創立九十年、資源最豐富的中央通訊社,擁有中華民國建國以來最寶貴的影像資料庫,旗下許多當代一流頂尖攝影記者,用鏡頭捕捉了上百萬張劃時代、精彩震撼 的經典歷史畫面,以照片忠實紀錄近代中國每個階段的重大時代變動,累積至今已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以及獨一無二的絕版史料。

目前 中央社影像空間典藏約158萬張照片,民國39年以前大陸時期的珍貴照片約10萬張;民國39年至今的臺灣時期照片約148萬張,經《影像‧中國》編輯團 隊整理、篩選、分類後,以老照片說中國近代史的概念,透過比文字更真實、傳神,最完整、最結構化的新聞照片,從重大事件、民生、文化、經濟、戰爭(對日抗 戰、國共分合)、外交、社會運動、人物等面向切入,概述還原近代中國的歷史樣貌。

編輯團隊以八大主題分冊,展現1911-1960年 我國重大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對日抗戰、國共分合、重大外交事件、基礎建設、政府遷臺、戰後臺灣、美軍援臺等最珍貴的影像畫面,搭配各選題專 家學者的精闢導讀,真實呈現近代中國的樣貌,是一部前所未有、難得一見且極具收藏、研究價值的歷史攝影集。

套書特色

規模浩瀚宏大、珍稀史料重現、經典價值珍藏
官方權威新聞媒體影像庫,第一手影像史料

與國家發展同步前進,資源最豐富、範圍最全面的新聞影像資料庫,在近代中國重大變革中捕捉最具時代意義的經典歷史一刻,是所有媒體、文史影像工作者、研究者,不可或缺、此生必藏的圖片史料。

重量級學者專家導讀、資深編輯群力內容策劃

全套八冊邀集各界學者、權威專家共同參與,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黃克武所長總論,資深編輯團隊彙編,綜合歷史、人文、影像面多元觀點,精選最不容錯過的珍貴歷史畫面,串起紀實新聞圖片的歷史背景與況味,讓讀者從圖片之中更深入了解歷史。

鉅資耗時數位影像修復,精準重現歷史經典畫面

由資深影像修復專家群,耗費數月修補千百張,因年代久遠、戰亂遷移而泛黃破損的新聞照片,透過最新數位影像修復技術,精準重現歷史照片原貌,展現永恆的光彩!

發掘珍貴史料,讓圖片說話,還原歷史真相

近2000頁影像內容、3000張經典照片,依主題分類架構,提供多元影像史學角度,讓影像自己說話,重新解讀近代中國歷史樣貌,見證民國的從無到有,紀錄大時代的國家變遷。

中央通訊社編輯【影像.中國:1911-1960】2
中央通訊社編輯【影像.中國:1911-1960】3

影像.中國:1911-1960(精裝套書)
作        者: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出  版  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4/06/07

資料來源:博客來【影像.中國:1911-1960(精裝套書)


影像.中國:1911-1960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再現群星會】台灣本土文化書局有售

【再現群星會】1

群星在天空閃亮,百花在地上開放,我們有美麗夢想,為何不來齊歡唱……

  你熟悉的歌曲,你懷念的聲音,你難忘的群星……
  獨領風騷的群星會孕育出華語歌曲的原創風潮,
  寫下台北流行音樂的輝煌樂章。
  難以忘懷群星的燦爛年代,
  且讓半世紀來的華語經典金曲永遠傳唱。


◎全書穿插超過300幅珍貴照片;隨書附贈海山唱片提供光碟,內有經典懷念老歌20首。

◎紀錄華語歌曲創作百花齊放的時代

一九四九至二○○○年,台灣累積豐富的華語音樂詞曲、創作人。本書詳細描述這些華語音樂的承先啟後,到開創新局。

◎再現群星會風采

群星會是台灣流行音樂的濫觴,到如今仍是家喻戶曉的歌者們所演唱的歌曲與唱腔,持續影響華語歌壇二十年。書中介紹群星、金曲製作與製作人、樂團、歌曲歌詞與作曲填詞者、唱片公司、傳播媒體等,是難得一見的歷史資料。

◎獨家訪問,掌握第一手資料

作者花了數年時間訪問青山、孔蘭薰、王慧蓮、秦蜜、劉福助、敏華、貝蒂、楊水金、吳靜嫻、海山唱片鄭鎮坤先生、張明煌先生、儂儂劇團包容女士、實踐大學葉立誠老師、中廣、正聲電台,收集到許多第一手資料。

◎保存音樂根源,成為未來音樂能量

隨著音樂人的退休、凋零,歌唱資料逐漸流失,為避免寶貴的音樂銷聲匿跡,一一訪問資深音樂人,記錄歌曲背後的人與故事,讓流傳半世紀以來的金曲再現原始風貌,期許能薪火相傳,使華語原創音樂可以永遠傳唱!

【再現群星會】2

【再現群星會】3

【再現群星會】4

作者: 王贊元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7/06/05

購書資訊: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地址:台中市三民路3段49號
電話:04-22224160
傳真:04-22224160
http://blog.roodo.com/taiwanbook
e-mail:twbook49@gmail.com
(週日~週一) 公休
(週二~週五) 12:30~20:30
(週六) 12:30~17:00

資料來源: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刊載日期:2014.5.31
引用連結:連結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國軍歷史文物館「黃埔建軍90週年特展」


國軍歷史文物館「黃埔建軍90週年特展」1
 
今年是黃埔建軍90週年,國防部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展現從黃埔建軍到中華民國現代陸海空三軍成立和發展的光輝歷程,特別規劃了「黃埔建軍90週年特展」,期待透過歷史文物影像、實景模擬、飛機模型,以及最新科技互動裝置,讓民眾經由觀賞和互動的方式,了解三軍保家衛國的歷史和精神。

民國13年6月,黃埔軍校誕生。次年,以黃埔師生為骨幹的軍隊組成,進行兩次東征,鞏固了廣東革命基地。接著,在北伐過程中,國民革命軍不畏強敵,一馬當先,完成了艱鉅的任務。全國統一後,國民革命軍逐漸擴展為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經歷八年艱苦抗戰,擊敗日本,光復臺灣。隨後,又在戡亂暨臺海戰役中創下輝煌的戰績。

近年來,國軍持續整軍經武、建設臺灣,裝備新式武器,實行精兵政策,以及強化災害防救等多項工作。這些感人的歷史,以及充滿希望的願景,必將使觀眾更能體驗先人流血犧牲的事蹟,並共同攜手創造中華民國光明的未來。


國軍歷史文物館「黃埔建軍90週年特展」2

「黃埔建軍90週年特展」
展出期間:103年6月13日~10月18日
展出地點:國軍歷史文物館1樓特展室
詳細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243號

資料來源:國軍歷史文物館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活動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活動1

為增進國人對我國財政資訊發展歷程與賦稅改革成果的認識和體驗,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辦理之「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活動,6月16日下午2時於該中心(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4段547號)一樓隆重揭幕,財政資訊中心竭誠歡迎民眾手牽小手,全家一齊來體驗這場充滿知性與趣味的檔案樂活展。

本次展覽以財政資訊發展歷程與賦稅改革重要檔案為主軸,包含民國57年該中心創建人劉大中先生規劃啟用臺灣第一部處理稅務資料之電子計算機、劉大中先生生前未曝光之歷史圖資檔案、該中心檔案庫房的成長與蛻變、歷任首長照片、人事令、組織變革公文檔案及我國財稅資料處理設備與作業模式演進過程等難得一見珍貴史料,展場並陳列我國印花稅之沿革及演變檔案展,另有小朋友最喜愛的電子發票檔案行銷情境模擬互動設施等,展場不但免費參觀,現場還將分送精美紀念品,非常適合闔家蒞臨。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蘇俊榮主任表示,本次展覽共有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及劉大中先生文物紀念展、中華民國印花稅之沿革及演變、電子發票體驗區檔案展、時光長廊-統一發票演進檔案展等4大主題,並以實體、線上、多媒體、多元化及互動式方式呈現財政資訊特色與功能。

會場並展出劉大中先生於賦稅改革委員會期間之重要著作「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報告書」,該書為目前國家現行稅制、稅法、稅務行政及稅捐稽徵等奠定重要基礎,原報告書部分為密件(現有已解密),首次曝光,能一窺內容,實屬難得。蘇主任強調該中心透過劉大中先生家屬跨海徵集劉先生於生前未曝光之歷史照片及相關著作等具代表性的經典檔案,歡迎全國民眾親臨展區一窺原貌。

檔案紀載歷史的軌跡,可活化檔案典藏價值,重現財政資訊檔案風華,增進檔案加值運用,該中心將以檔案說故事方式帶領參觀者走入「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的活動「稅」月裡;透過一頁頁歷史公文檔案及一張張舊照片,串連出一篇篇財稅資訊的感動與回憶無限……。

檔案展相關訊息可上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檔案應用專區網站:www.fia.gov.tw(展期自103年6月16日至9月15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星期例假日休展)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活動2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檔古鑠今-財政資訊檔案樂活展」活動3

資料來源: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新聞聯絡:秘書室
刊載日期:2014.6.13
引用連結:連結
刊載日期:2014.6.18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中華日報】典藏記憶 台南公園老照片募集中

日治時期臺南公園燕潭

想更認識台南公園的前世今生嗎?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今年將編集《台南公園》老照片專書,希望讓即將滿百歲的台南公園歷史,透過照片讓更多人知曉。

目前缺乏包括公園大門、民國四十九年在台南公園舉辦的商展和木下、李棠華馬戲團演出的老照片,歡迎提供。

基金會表示,該本書籍用於非營利,純為公益,只要民眾無條件提供數位檔相片,一經採用,屆時將獲贈《台南公園》老照片專書一本,有意提供者請洽二九八○二一一。

基金會表示,西元一九一七年開園的台南公園,是台南市最古老及最大的公園,占地四萬餘坪,當時身兼熱帶實驗林,二次戰後改稱中山公園,後來又恢復為台南公園。

台南公園近百年來也見證許多歷史和事件,例如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三月,南部地區官民共同捐贈台南大北門外土地兩萬兩千五百五十六坪,供台灣總督府台南中學校(今台南二中)興建校舍,學校就位於台南公園旁,部分校舍完成後,學生撤出兩廣會館(重道崇文坊旁),遷回新校舍上課。

昭和九年(西元一九三四年)因拓建台南州廳右側南門路,擬拆除重道崇文坊,經藝術家林朝英等人陳情,始遷建台南公園,重道崇文坊拆遷重建後,各界地方人士合影,都是相當珍貴的歷史照片。

資料來源:中華日報
撰稿記者:林雪娟
刊載日期:2014.6.10
引用連結:連結

日治時期臺南公園1

日治時期臺南公園2

臺南公園位於臺灣台南市北區,於日治時期的大正六年(1917年)開園,為該市最古老、及最大的公園。佔地4萬餘坪(15甲),當時身兼熱帶實驗林。二次戰後改稱中山公園,2001年恢復為臺南公園。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台南公園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自由時報】喚醒在地記憶 下營募集老照片

下營國小大門口的「一刻千金」。
(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記者劉婉君翻攝)

下營區公所為出版老照片集,昨天發出老照片召集令,號召民眾提供五十年以前的下營生活照、建築物、古蹟廟宇與特殊人事物等照片,希望用老照片說故事,找回下營人的共同回憶。

下營區公所推動社區營造,要從喚起社區記憶出發,計畫藉由老照片,呈現出照片背景時代的故事,或下營風貌的改變,探訪古回憶,讓民眾可以因此產生共鳴,進而發現下營的新未來。

區長姜家彬表示,民眾只要有下營區內早期的各種生活照、建築物、古蹟廟宇與特殊人事物的老照片,都歡迎提供,年代約距今五十年前或愈久愈好,並附上授權書及一百字的照片說明,募集時間自即日起至卅日止,公所將集結成老照片集,並舉辦展覽,預計九月出版,若獲遴選採用者,將贈送老照片集一本。詳細辦法可洽詢電話(06)6892104轉分機151。

海墘營文化藝術基金會多年前曾收集一批下營老照片,包括早期下營國小大門口提醒學生守時的「一刻千金」、下營派出所與下營上帝廟毗鄰而居、日治時期的下營幼童團體照等。下營區公所表示,為了讓老照片集圖文並茂,已邀請曾編纂老照片集的退休老師顏文賀指導。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劉婉君
刊載日期:2014.6.11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自由時報】芬蘭雙姝~薩賓娜及柏琳達 越洋尋母

薩賓娜(左)當年在台名為范嫚偷、柏琳達(右)則名為李佳燕。
(記者邱俊福翻攝)

警政署今年曾協助台裔芬蘭籍青年柯尼(Conny Wiik)成功越洋尋親,但相同遭遇的2名台裔芬蘭籍女子薩賓娜(Sabina Soderlund)、柏琳達(Belinda),雖查出2人生母可能的姓名,但因名字通俗,無法進一步突破,警政署昨公布照片盼協助她們圓夢。

30多年前被賣出國

今年2月,台裔芬蘭籍青年柯尼、薩賓娜、柏琳達等3人越洋尋親案,經警政署防治組科員鍾侑典、新北市警局海山分局尋人高手巡佐蔡淑女,合作過濾70年間破獲的褚姓女子販嬰集團資料,並訪查當年相關人士,今年母親節前夕,經過DNA比對,成功讓柯尼確認在台母親是何劉淑真,柯尼預定8月來台與生母重逢。

母名詹秀琴、林美雲

警政署表示,薩賓娜、柏琳達2人由一對芬蘭籍夫妻收養,過濾褚女販嬰集團資料,發現當初2女出生年籍資料都是假造,經訪查,拼湊出薩賓娜生母為「詹秀琴」、柏琳達生母是「林美雲」,當年曾在北部地區活動。

當年薩賓娜在台姓名為「范嫚倫」,並申報戶口,柏琳達在台的姓名是「李佳燕」,還來不及申報戶口,即被送予芬蘭人士收養,推算2人的生母當年20至30多歲,希望大家一起幫忙找到她們的母親。

台裔芬蘭籍女子薩賓娜(後者)、柏琳達(左邊抱小孩者),
右邊為2人養母。(記者邱俊福翻攝)

薩賓娜(右)及柏琳達(左 )雖無血緣關係,卻情同姐妹。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邱俊福
刊載日期:2014.6.10
引用連結:連結


喜歡這篇報導嗎?來按個讚吧!
歡迎加入「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訂閱最新的老照片報導!
欣賞珍貴的老照片,瀏覽感人的老照片故事,以及老照片徵集、展覽與出版的最新報導。
「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5dollarscan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蒐錄與展覽活動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活動與展覽1

今年適逢「黃埔建軍九十週年」,文化部藉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於6月7日(星期六)上午8點至下午4點半於中正紀念堂前廣場辦理萬人紀念活動契機,現場設置臺灣故事島展覽專區。

規劃「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蒐錄與展覽活動」,展區分為6大區塊:包括「青澀時光回憶光廊」、「聽校友說故事」、「那些年我報效國家的故事」、「軍旅回憶錄」、「靜態文物展示區」及「臺灣故事島計畫宣傳區」等。

其中「青澀時光回憶光廊」展示珍貴早期軍校校園照片、個人軍裝照、家族老照片等用圖文記錄下他們年輕歲月的痕跡,而「靜態文物展示區」將故事分享者所提供的紀念勳章、八二三砲戰宣傳彈的彈頭、雄獅部隊(69師)創始隊徽臂章…等相關紀念文物,製作為一影音短片於現場播放,透過影像回味過往。

另為展現「國民記憶庫」蒐錄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的成果,更設有「聽校友說故事」、「那些年我報效國家的故事」、「軍旅回憶錄」展區,民眾可透過QR Code來聽取這些軍旅生涯的故事。

主辦單位也在現場布置故事蒐錄站,同時也提供民眾現場故事蒐錄、預約到府蒐錄故事等服務,透過當天精采的展覽內容,讓觀展民眾一同傾聽別人的生命故事,進而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活動與展覽2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活動與展覽3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活動與展覽4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戰爭與軍人系列故事活動與展覽5

資料來源:文化部【臺灣故事島】
刊載日期:2014.6.7
引用連結:連結


臺灣故事島》打開軍旅的記憶抽屜 軍人的故事與寶藏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