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自由時報】老照片與工讀生牽線 3銀髮林場人聚首

鍾田中(右至左)、陳福星、陳孟子三位阿公翻看自己的生命故事書老照片,
打開記憶的匣子,歡喜談往事。 (記者余雪蘭攝)

三位大學工讀生協助嘉義市居家服務中心照顧的老人,製作生命故事書時,發現有三位阿公早年曾在阿里山林場共事,彼此近三十年不曾相見,安排三人在昨天重回北門舊驛聚首,共話當年在阿里山的日子,從神木遭雷擊談到小火車翻車,都是他們曾經歷的大事,場面溫馨。

義守大學生郭錡蓉、彰師大學生張芷伊與政大學生林惠萍,參加雙福社福慈善事業基金會的青年暑期社區工讀計畫,因協助老人拍攝影像、整理老照片、製作人生故事書時,發現九十八歲陳福星、八十四歲陳孟子及七十四歲鍾田中,五十多年前曾一起在阿里山林場工作,後陸續離開。

在嘉市居服中心安排下,三位長者昨日在阿里山森林火車的起點北門舊驛重逢,鍾田中看到陳孟子撐著柺杖走來,開心地問「還認得我嗎」?陳孟子毫不猶豫地回說「當然啊,田中,以前還一起在山上喝茶」,年近百歲的陳福星搭腔「你們兩個我都還記得」,稍後一起翻看生命故事書裡的老照片,回味共有的生活記憶。

鍾田中十六歲就到阿里山林場車庫當檢修員,他清楚記得四十八年九月十七日,阿里山廿四號蒸汽火車頭在二萬坪翻覆,司機員與車長當場死亡,他斷了右腿,休養一個多月,此後火車翻覆或故障,他都會到場吊車、修護,遇過的翻覆事件不下十次。

他還憶述,阿里山神木在一九五六年遭雷擊死亡後,他提出利用滑輪吊掛土壤的建議,讓工作人員順利把土壤填進神木樹幹裡,栽植出二代神木。

陳孟子則說,國小畢業就進入林場當鋸木員,後來離開林場,改賣茶葉。

年紀最長的陳福星擔任林木檢測員,津津樂道全國各地的林場都去過。

郭錡蓉表示,看到三位阿公因久別重逢而高興不已,讓人感動又開心。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余雪蘭
刊載日期:2014.7.31
引用連結:連結

延伸閱讀:中央社【老照片牽線 闊別40年重逢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一別40年 靠3名女大生再聚首
延伸閱讀:聯合報【女大生意外牽線 3翁30年後重聚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先來看看142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吧!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巨人少棒點燃臺灣棒球熱 黃金勇:不枉一場少棒夢

沈清文、黃金勇、蔡漢文 緬懷臺南巨人少棒

53年海海人生,12歲到17歲的棒球生涯,可說是我人生最精采輝煌的一頁。

小學四年級正是臺灣最瘋棒球的時候,當時巨人少棒隊打到世界冠軍,臺灣掀起一股棒球熱潮,會打棒球的想盡辦法要進入棒球隊,不會打的也要守在電視前看比賽。那時我在臺東鄉下讀書,大環境很差,連雙鞋子都沒有,巨人少棒隊第一代球員沈清文是我學長,在校相當風光,受到他的影響,我也想打棒球。聽到學校說選棒球選手要先比賽跑步,選出跑得快的人,於是我光著腳拼了命地往前跑,心裡只想著不能輸,就這樣進入少棒隊當選手。

〈實力懸殊 以犧牲打禮讓對手〉

我從四年級下學期開始練棒球,五年級代表少棒隊去比賽,一路得到縣市冠軍、南部七縣市冠軍,最後是全國總冠軍,取得了出國比賽的門票。國外賽要從遠東區打起,到韓國比賽那一年,整個賽程只能用「秋風掃落葉」來形容,每場中華隊都拿下20多分,幾乎場場贏。那時覺得贏太多也不好意思,雙方比數差距太大,不太給對手面子,所以有時在第三局時,採取犧牲打戰術,降低得分數,但還是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冠軍賽對上韓國隊那場,中華隊以19比0獲勝,實在是實力太懸殊了。

取得遠東區冠軍後,接著到美國打世界盃,賽況和遠東區比賽差不多,只不過美國比較強一點,雖然我們沒有打出20多分,但還是有10比零的紀錄,最後中華隊當然順利拿下世界冠軍。那時覺得練球能有這麼快樂的結果,真是太開心了。

〈國人夾道歡迎 最風光的記憶〉


更開心的還在後面呢!搭機返臺後,國人夾道歡迎的盛況,簡直比國慶日還要歡欣鼓舞。進入臺北市區時,市民都放下手邊的工作,站在街道兩旁迎接,每個人都開心地對我們笑著,不斷地向我們揮手,那盛況空前的場景與民眾真情流露的熱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回到臺南時,南臺灣的民眾更加熱情。我們的領隊是一位虔誠的信徒,逢廟必拜,所以我們陪著他去拜拜。村民一聽冠軍隊伍要來,蜂湧而至,每個人都想看看拿世界冠軍的人長什麼模樣?回想起那段日子,真的好風光啊!

我的學長-沈清文是第一代巨人少棒隊,他在爭取遠東區代表權時擊出關鍵性的全壘打,讓全隊得以去美國打世界盃,這件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沈清文他們在美國比賽時不僅受到僑胞熱烈歡迎,還受邀到白宮接受美國總統招待,並到當時的金鶯球場去看球。

當第一代巨人少棒隊捧著威廉波特冠軍盃回國時,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親自接機,臺北市街道萬人鑽動,盛況空前,每位選手站在吉普車上遊街,接受全國人民的歡迎,當時的蔣宋美齡夫人還在日月潭涵碧樓款待所有小球員呢!可見當時身為巨人少棒隊,是多麼驕傲的一件事。

〈身有棒球魂 不怕吃苦向前衝〉

時隔40年,回首這段棒球歲月,當年一起打球的夥伴大多各奔前程了,只有沈清文、鄭百勝兩位一直留在棒球界努力不懈。主要原因應該是當年棒球的大環境沒有這麼好,缺乏職業隊伍,業餘棒球隊也沒有企業或國營事業支持。而今各縣市都相當重視棒球選手的培育,臺灣職棒也有不錯的成績,棒球的發展能受到重視,讓我們這些老球員都很欣慰。

資料來源:文化部【臺灣故事島】
刊載日期:2014.7.26
引用連結:連結



緬懷臺南巨人少棒

1971年臺南巨人少棒隊勇奪世界少棒冠軍,當時最為人熟悉的投手—許金木(二齒),而負責掌旗的沈清文更是在爭取遠東區代表權時,擊出關鍵性的全壘打。

當他們捧著威廉波特冠軍杯回國時,蔣經國先生親自接機,臺北市街道萬人鑽動,盛況空前,每個選手站在吉普車遊街,接受全國人民的歡迎,當時的蔣宋美齡夫人在日月潭涵碧樓款待所有小球員。

第一代巨人沈清文、第二代巨人黃金勇、蔡漢文, 如今都有自己的事業,沈清文已經從教職退休,目前大部分擔任棒球裁判,一生中與棒球結緣,無怨無悔。

談起40年前孩提時代的棒球往事,心中還是充滿感激,當年的隊友還時常相聚,彼此維繫著很好的感情,不久前才過世的徐生明教練,也是當年第一代巨人隊的投手。

臺南棒球博物館—巨人少棒文物紀念館,設在臺南市協進國小。為了更真實了解當年巨人少棒,以及臺南百年棒球發展,值得您親自跑一趟去參觀,蒐集的文物紀念品充滿溫情,令人感動。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名稱 / 緬懷臺南巨人少棒
故事編號 / 2013001590
發佈日期 / 2014/01/29

上傳者 / 江國銘
敘述的主要人物 / 沈清文
敘述者 / 沈清文、黃金勇、蔡漢文
蒐錄者 / 盧明教、孫崇堯
說故事地點 / 臺南市


緬懷臺南巨人少棒

中華巨人少棒隊(1971)(聯合報提供)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臺南市巨人少棒隊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臺南市巨人少棒隊/相片集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八月八日父親節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帶爸爸去錄一段他的生命史!

「國民記憶庫行動大使」陳碧涵,帶爸爸錄製生命故事。

文化部推動「國民記憶庫--臺灣故事島」蒐錄計畫,遍佈全臺設置故事蒐錄站,短短八個月,記錄了三千多個臺灣人的生命故事,打開歷史記憶抽屜,認識真實的臺灣。

17日上午部長龍應台邀請王榮文、陳文茜、陳碧涵、蕭言中等行動大使分享自己和親友的生命史。

行動大使大聲呼籲:「你的故事,就是臺灣的故事!全民走出來,錄國民記憶庫!」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國民記憶庫持續點燃民眾熱情,特別邀請出版人王榮文、資深藝人孫越、媒體人陳文茜、立委陳碧涵、田秋堇、漫畫家蕭言中、歌手陳昇出任「國民記憶庫行動大使」,每位大使邀請家人、親友一同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立體交織不同生命軌跡在臺灣生活的刻痕,令人感動。

龍應台表示,國民記憶庫推動以來,有太多感動的故事被蒐錄,「很多都是從未對自己的子女述說過的個人生命史!」有人陪爸媽過生日的方式,不再只是去餐廳吃頓飯,「而是牽著年邁爸媽的手,去國民記憶庫蒐錄站,請爸媽講一段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

龍應台說,八個月來,蒐錄了三千多則個人生命史,「打開記憶的抽屜,臺灣人因此重新認識自己。」她很謝謝熱心的文化志工,帶著蒐錄器材前往部落或者行動不便的家庭,為他們錄下動人的生命故事。

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回想,媽媽因為不識字常被欺負,所以她要孩子們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學業。王榮文因此帶著他的大女兒王沛然,在蒐錄站分享這段珍貴的個人成長故事。

立委陳碧涵今年二月就前往故事行動列車分享在苗栗西湖國小成長的美好回憶,還說服自己的父親陳阿銀先生,一同講述身為傳統客家大家族長子如何一肩挑起生計的艱辛歷程。

資深藝人孫越很肯定文化部推動國民記憶庫計畫,「現在再不做就太可惜了」。

媒體人陳文茜和立委田秋堇,分享個人在宜蘭的成長歷程外,也記錄她們參與社會運動以來,歷久彌新的真摯情誼,「女人的友誼是很有力量的!」

漫畫家蕭言中和歌手陳昇則有多到說不完的故事,「每次提起這些往事,兩人就像小朋友一樣在現場打鬧起來。」

龍部長強調,個人的生命史就是最真誠的國史。「自己的故事自己說」,她呼籲年輕人珍視長輩親友走過的生命歷程。

民眾可透過全臺61處故事蒐錄站、故事行動列車、自行上網等方式分享個人生命記憶,或撥打0800-66-00-55(錄-你-我)免費服務專線申請蒐錄團隊到府服務。行動大使個人生命影片及相關資訊,請參考臺灣故事島網站:https://storytaiwan.tw/


父親節最好禮物 錄家族生命故事


資料來源:文化部【臺灣故事島】
刊載日期:2014.7.17
引用連結:連結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大紀元】羅東林管處「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

羅東林管處處長林澔貞介紹「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
(謝月琴/大紀元)

太平山的經營從1914年開始,至今已100年,故於7月25日上午假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動館,辦理「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啟動記者會, 並揭開跨年所進行的9場主題活動。

羅東林管處林澔貞處長表示:太平山從1914年被日本人發現有著珍貴的檜木資源,到1982轉型為提供民眾進行生態旅遊的國家森林遊樂區,可看到台灣林業經營政策因應時代轉變的縮影。

因此,「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除了以往的林木開發史之外,將由電影地景、羅東森林鐵路、百年自然發現史、生態工程、林場運動會、森林護管員等,看見太平山不一樣的風貌。

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精采起跑!〔圖/記者張淑玲攝〕

九場系列主題活動內容,可直接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森動館內欣賞特展外,或上專屬網頁(http://tps100.forest.gov.tw),可查詢到活動預告及精采回顧。以下為9場活動簡介:

一、103/8/25太平山電影地景小旅行:
播映1979年鳳飛飛主演《春寒》國片修復完成特映會,重現昔日拍片現場,並介紹太平山電影地景小旅行。

二、103/8/31羅東林鐵蒸情記憶:
由國內知名鐵道專家蘇昭旭主筆,出版新書,並辦理新書發表會。

三、103/9/20林場時光機:
邀請林場人團圓,述說林場故事。

四、103/10/17桃色之夢:太平山百年自然發現史
吳永華先生,自然史上重要之記錄史料,彙編出版新書,締造第一本林務局以自然史為主軸之出版品。

五、104/1/17守護森林之戰:
目前台灣只有782位森林護管人員,每人平均負責約2,000公頃面積,透過策展,說明如同山林土地公的森林護管員之任務、使命與重要性。

六、104/3/1生態工程‧友善森林:
揭開太平山生態工程,一探森林創傷療癒的過程。

七、104/3/6與太平山對話:
邀請學者透過論壇講座的方式進行分享。

八、104/5/9林場運動會:
重現太平山早期伐木時代在每年5月都會定期舉辦屬於林業人的運動會盛況。

九、104/7/17太平好時光:
透過音樂會的方式做總結。

太平山森動一世紀系列活動
編號 / 日期 / 活動
1、103.7.25(五)太平山森動一世紀
2、103.8.23(六)太平山電影地景小旅行
3、103.8.31(日)羅東林鐵蒸情記憶
4、103.9.20(六)林場時光機
5、103.10.17(五)太平山百年自然發現史
6、104.1.17(六)守護森林之戰
7、104.3.1(日)生態工程
8、104.3.6(五)與太平山對話
9、104.5.9(六)林場運動會
10、104.7.17(五)太平好時光

資料來源:大紀元
撰稿記者:謝月琴
刊載日期:2014.7.25
引用連結:連結

  

活動官網:太平山森動一世紀


太平山走過百年 世紀活動今啟動

爸媽的結婚照,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建議您先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花蓮縣文化局「台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影像特展

林桂興是台灣第一支原住民棒球隊創始人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自從描述嘉農打入甲子園的電影《KANO》公開上映之後,掀起了一股追溯台灣早期棒球史的風潮。在這之中,比嘉農還要早進入甲子園的棒球隊「能高團」,也連帶受到重視以及討論。

能高團是1920年代在花蓮所成立,台灣第一個全部由原住民所組成的棒球隊,成立之初就以優秀的棒球實力震驚台灣。而在1925年到日本進行友誼交流賽時更是轟動日本,舉國為之瘋狂,也因此在當時受到邀請到甲子園內和一流的學校隊伍進行比賽。雖然不是正規的全國競賽,但是稱之為第一個進入甲子園的台灣人隊伍,絕對是受之無愧。

隨著能高團的歷史再度受到重視,能高團的最初創立者──林桂興先生的生平也開始引起注意。

雖然早期的一些報導中有提到,能高團的前身「高砂棒球隊」是由花蓮林桂興先生所創立。但是由於早期資訊較不發達,在這些報導中林桂興先生的籍貫、工作等事蹟都有錯誤之處,數十年以來一再引用,積非成是,對於林桂興先生以及其家屬而言總不恰當。

林桂興先生除了成立高砂棒球隊之外,同時也熱心關注花蓮的體育活動,更出錢出力贊助花蓮著名的音樂家郭子究先生成立東台灣第一個西洋音樂研究會,觀其魄力以及遠見,實在是花蓮近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

有鑑於林桂興先生在花蓮歷史中的重要性以及地位,花蓮縣文化局經由縣議員魏嘉賢引介,特別拜訪林桂興先生的家屬。在經過家屬同意之後,商借林桂興先生生平所遺留下來的珍貴照片。特別在花蓮鐵道園區一館舉辦特展,展出時間自103年7月22日起至8月28日

另由葉柏強先生執筆,由花蓮縣文化局出版「台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這本書籍。

書中透過對這些照片的詳細考證,將林桂興先生的生平經過娓娓道來。同時也述說了花蓮在早年棒球運動的種種歷史,能高團、林桂興先生以及花蓮港的歷史,將透過一張張的精彩歷史照片重現。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可以撥開台灣早期棒球史中的一塊迷霧。

資料來源:花蓮縣文化局
刊載日期:2014.7.25
引用連結:連結

新書《台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發表及特展昨舉行,
作者葉柏強(後排左一)感謝林桂興的大媳婦89歲吳秀容(後排左三)、
二媳85歲邱愛香(後排左四)及孫子女們提供老照片等資料。
(記者花孟璟攝)

文化局出版台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振興花蓮棒運。李光濱攝

林桂興的家屬及小球員跟林桂興人形立牌合影。李光濱攝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台灣棒史第一人 林桂興特展憶當年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台灣棒球史 比《KANO》更猛的《NOKO》
延伸閱讀:中國時報【台灣棒球第一人 花文化局辦林桂興展緬懷
延伸閱讀:聯合報【台灣棒球史上第一人 林桂興生平展


林桂興紀念展記者會


林桂興紀念展記者會2

林桂興(後排左一掌旗者)在日治時期是花蓮朝日棒球隊主將及投手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林桂興家人提供高正源1994年所著作《東昇的旭日》
書照片球衣球幑和林桂興掌旗所球衣是同一球幑。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林桂興所籌組《高砂棒球隊》就是後來威震日本《能高棒球隊》前身。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林桂興不滿國民政府白色恐怖,切腹自殺悲壯結束一生。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維基館)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林桂興圖文豐富,強力推薦!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高砂棒球隊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能高團
延伸閱讀:台灣棒球維基館【江口良三郎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花蓮港廳
延伸閱讀:花蓮綠活小旅行【江口良三郎紀念公園
延伸閱讀:更生日報【首支原民棒球隊在花 「能高團」轟動日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鄧麗君紀念館 進駐日月潭商城

鄧麗君紀念館展示文物中,最困難的就是歷年專輯,
鄧大哥說這部分花了相當大的心力。 (記者劉濱銓攝)

20世紀華語歌壇最富盛名的已故歌后鄧麗君,她的甜美歌聲曾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風靡了台灣及大陸華人地區。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安選在南投日月潭成立了「鄧麗君文物館」,預計10月開幕。 要讓遊客來到日月潭,都能近距離,緬懷一代巨星。

小調歌后鄧麗君雋永的歌聲,是很多人心中永遠的記憶,在日月潭「鄧麗君文物館」,收藏鄧麗君歷年來的唱片專輯、海報、生前的生活起居用品,還有穿戴過的戲服、飾品。遠從大陸來的遊客,特地前來回憶她的風采。

大陸遊客:「我們那個年代正好是懂事的時候,16 、17歲那個時候,大陸都是風靡鄧麗君的唱片歌曲,那個時候還沒開放,鄧麗君的歌曲,我們只能在地下或在家裡關著門聽著。」

鄧麗君的哥哥鄧長安,細數鄧麗君出道以來的每一張唱片,一千多張作品、一首首經典歌曲。

鄧麗君大哥 鄧長安:「她在2年的時間灌了大概有40張唱片,而且都非常的暢銷。」

大陸遊客:「鄧麗君應該說在我們周圍所知道的華人世界裡面,應該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是大家心目當中的一塊豐碑一樣的,值得紀念的人物。」

英姿煥發的軍裝照片,是鄧麗君當年前往前線勞軍的紀錄,所到之處總是讓官兵為之振奮,也因此被喻為愛國歌手、軍中情人。

台灣遊客:「我們當兵的時候,她(鄧麗君)就是軍中的情人嘛,所以特別有記憶,而且她的歌聲是全世界的人都很嚮往。」

商場總經理 莊理輝:「兩岸三地都很多地方在邀請他(鄧長安),但是他最後他希望說根留台灣,所以最後(鄧麗君文物館)就選擇在台灣之心,中心點日月潭這個地方。」

鄧麗君甜美的歌聲,可以說打破了當時兩岸緊張的藩籬,即使已經去世多年,她的歌聲與巨星風采,仍讓人永遠懷念。


鄧麗君紀念館 進駐日月潭商城

資料來源: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撰稿記者:陳漢昌、孔祥薇
刊載日期:2014.7.23
引用連結:連結

官方網站:財團法人鄧麗君文教基金會
活動官網:鄧麗君紀念文物館

粉絲進入鄧麗君紀念館朝聖。楊靜茹攝

粉絲與鄧麗君海報合影。楊靜茹攝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鄧麗君紀念館 日月潭開幕
延伸閱讀:蘋果日報【鄧麗君愛日月潭 兄設文物館圓夢
延伸閱讀:聯合報【日月潭水社遊客中心展出鄧麗君文物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找尋那些年的時光片羽 ~ 募集工會經典老照片」活動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找尋那些年的時光片羽 ~ 募集工會經典老照片」活動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為進行產業及工會發展歷史的記錄與保存,於今(25)日上午10時辦理「找尋那些年的時光片羽-募集工會經典老照片」開"募"記者會,宣布將向設立或曾設立或有分會於臺北市的產、職、企業工會暨工會聯合組織,募集民國88年(含)以前與工會發展或運作有關的照片並進行策展規劃,預計於11月下旬展出,期可呈現產業的變遷、工會的發展與勞動經驗的傳承風貌,歡迎工會踴躍報名參加!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陳業鑫局長表示,由於工會組織是勞動者權益維護的代表,是許多勞動相關法令的催生和制訂的推手,工會的發展亦為產業發展之縮影,與許多重要勞動政策的推動息息相關,故萌生向工會徵集老照片之發想,希望藉由工會的發展歷史圖文照片的素材整理及記錄,以小窺大工會歷史與產業的變遷、勞動經驗的累積過程與傳承。

記者會特別邀請永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工會鍾馥吉理事長、臺北市職業總工會吳紹榮總幹事以及臺北市皮鞋業職業工會林傳成監事出席並侃侃而談珍藏照片背後的故事,有與曾任波蘭總統華勒沙進行國際交流的會務照片、爭取銀行員權益的街頭遊行照片及臺灣製鞋王國時代小型手作皮鞋廠(格子場)的照片,在場的時空彷彿凝結,進入了照片年代的時光隧道。

「找尋那些年的時光片羽-募集工會經典老照片」徵集主題有二,其一是工作現場或工作技藝有關之照片,因工會長期提供會員教育課程及職業訓練,隨著時代演進應保存了許多行業所需的技術及設備相關照片或史料。

其二為工會會務或社會參與有關之照片,工會除了彙整會員的意見,亦扮演勞動法令推手或社會運動倡議的重要角色,相信有許多歷史性畫面足可反映當代的勞動史變遷。

照片募集時間為即日起至8月29日止,歡迎工會朋友們踴躍投件,共同參與蒐集及整理勞動文史,入選作品預計於11月14日至30日假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展出,歡迎各界共襄盛舉,簡章與表格請至臺北市政府勞動局網站(http://www.bola.taipei.gov.tw/)最新消息下載,洽詢電話: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勞動教育文化科分機3357。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撰稿單位:勞動教育文化科
刊載日期:2014.7.25
引用連結:連結

永豐銀行企業工會理事長鍾馥吉帶來民國88年時,
千名行員走上街頭抗爭勞動權益的照片(邱文秀攝)

台北市皮鞋職業工會監事 林傳成也帶來台灣製鞋王國時代,
小型手作皮鞋廠(格子場)的照片


尋找當年時光 勞動局募集工會老照片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澎湖著名大木司傅葉根壯罹難 龍應台:太遺憾、太惋惜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葉根壯,不幸於澎湖空難罹難。文化部提供

澎湖機場23日發生復興航空班機墜毀意外,文化部列冊追蹤之文化資產大木作保存技術保存者澎湖縣大木匠師葉根壯,不幸在意外中罹難,文化部長龍應台聞訊,至感惋惜與震悼,除指示文化資產局立即連絡家屬,全力提供協助外,並指示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完整保存「壯司」之精湛修復技術紀錄。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表示,葉根壯熟悉廟宇木構建築與RC結構,深諳傳統建築尺白寸白原理,是澎湖著名大木司傅,作品豐富,除澎湖本地外,也散見臺灣本島宮廟。今年文資局並已將其列入預定7月29日召開之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委員會的審議名單之中,很有機會被指定為國家級保存技術保存者,也就是俗稱之「人間國寶」。

如今不幸傳來惡耗,文資局除了深表惋惜與哀悼外,一定盡快協助家屬整理被業界尊稱為「壯司」的葉司傅圖稿、寸白簿、篙尺工具等,讓壯司來不及傳下的技術,透過文字永傳後世。

「壯司」葉根壯,民國21年出生於大木世家,兼司小木、鑿花,其曾祖父葉媽利、叔父葉得令均為澎湖地區極負盛名的大木司傅。壯司資質聰穎,素養甚豐,不但精通傳統大木技術,而且能與時俱進,今雖年已八十有餘,仍勵求精進,戮力研究相關學理,隨時代演進過渡到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建造「不見木」傳統式樣之R.C.結構廟宇建築,在澎湖地區留下許多經典建築,民國54建造並於56年入火的尖山顯濟殿是代表作之一,不愧是全才的匠師,也絕對是業界的典範。壯司執業範圍甚廣,除澎湖地區的馬公、西嶼、湖西、白沙、望安、將軍等地外,也曾參與高雄、嘉義地區宮廟的營建,其作品豐富,見證了澎湖地區日治至戰後廟宇的發展歷程。

大木作技術保存者葉根壯,不幸於澎湖空難罹難。文化部提供

資料來源:文化部
刊載日期:2014.7.24
引用連結:連結

延伸閱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個案導覽-大木作技術-葉根壯

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
目 次

董天補 ● 製燈技術
王保原 ● 剪貼泥塑技術
許漢珍 ● 大木作技術
翁文標 ● 糊紙技術
廖枝德 ● 大木作技術
陳錫煌 ● 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
黃友謙 ● 澎湖傳統彩繪
葉根壯 ● 大木作技術
徐柄垣 ● 布袋戲偶頭製作技術
劉興星 ● 糊紙技術
王錫坤 ● 製鼓技術
林洸沂 ● 交趾陶保存修復技術
林烈旗 ● 銅鑼製作技術
梁正穎 ● 製鼓技術
澎湖海洋文化協會 - 吉貝保滬隊 ● 石滬修造技術

延伸閱讀:台灣本土文化書局【一心一藝:巨匠的技與美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台灣演義】湘菜泰斗 彭長貴

【台灣演義】湘菜泰斗 彭長貴  播出日期:2014.7.20

台灣湘菜的開山祖  彭長貴
 自創「左宗棠雞」揚名國際 更影響美國速食!
總統、名人都是座上賓!
 從地方美食 國宴佳餚 到世界名菜
 看 彭長貴的湘菜傳奇
2014.07.20【台灣演義】湘菜泰斗 彭長貴

湘菜是所有具有鮮明湖南地方特點菜肴的統稱。湘菜以辣味豐富而適當,製作嚴謹,突出菜肴本味而著名。湘菜也是八大菜系之一,而湘菜也因此而在外國尤其是美國被視為中國菜的代表。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湘菜

彭長貴(Peng Chang-gui)(1919-),湖南人,師事譚廚名家曹藎臣。現居台灣,湘菜名廚。他是彭園湘菜餐廳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妻子為周淑純、女兒為彭國立、兒子為彭崇立、彭鐵誠,徒孫為莊福基、繆再生等人。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彭長貴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台灣演義】台灣教育史

【台灣演義】台灣教育史  播出日期:2014.7.13

聯考、會考、指考 爭議沒變少!
回顧教育發展
荷蘭人建蓋台灣第一所學校 上課免學費 還送鹿皮!
鄭經興建第一所漢文學校 號稱「全台首學」!
升學考試 始於日治時期!
 從私塾書院 到現代化課程
 看 台灣教育四百年

2014.07.13【台灣演義】台灣教育史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本土文化書局【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1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2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3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4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5

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6


資料來源: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刊載日期:2014.7.15
引用連結:連結

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平)典藏台中系列(一)
作        者:洪孔達口述 / 林良哲撰寫
出  版  社: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2004/01/01
內容簡介:
以口述歷史的方式紀錄洪孔達先生一生的經歷,是一位著名的婦產科醫師及資深攝影家的回憶錄,有如台灣近百年發展史的縮影。

購書資訊:台灣本土文化書局
‧人文‧知識‧生活‧
~閱讀台灣,請進~
----------------------------
地址:台中市三民路3段49號
電話:04-22224160
傳真:04-22224160
http://blog.roodo.com/taiwanbook
e-mail:twbook49@gmail.com
(週日~週一) 公休
(週二~週五) 12:30~20:30
(週六) 12:30~17:00

洪孔達醫師
洪孔達醫師,臺中市醫師公會第八、九屆理事長,與中華民國同壽的創會會員洪孔達,於元月8日安詳離開人世,享年101歲。

民國37年洪孔達於三民路開業至民國73年退休,「洪婦產科」接生過的嬰兒超過一萬名,民國52年完成首宗人工受孕,並率先引進嬰兒保溫箱、無痛分娩技術,創下中部醫界多項記錄。

民國55年至61年他擔任兩屆理事長任內,推陳出新許多聯誼活動,包括網球、桌球及攝影活動等,並舉辦攝影作品展覽,以球會友的運動風氣持續至今。 

退休後洪孔達一生攝影作品,分別由友人及臺中市文化局出版「足跡鴻影-洪孔達攝影集」,及口述歷史「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為臺中市最資深攝影家留下珍貴的紀錄。

延伸閱讀:台灣中部美術協會/ 台中市美術協會【洪孔達  評議委員
延伸閱讀:新台灣新聞週刊【脫下白袍學電腦 洪孔達醫樣是好手


長輩的老照片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聯合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與移民署合辦「新移民老照片展」 18人說鄉情

來自湖南的楊姍,每當看見這張4年前拍攝的全家福就會難過落淚。
因最疼她的小叔在拍完這張照片後就車禍過世,成為最後一張合影。
記者鄭維真/攝影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為讓市民了解新移民,走入他們的故事,首度和移民署合辦「新移民老照片展」,展出18名新移民最讓他們難忘的照片,每張都有著幸福與思念的故事。

來自湖南省的楊姍,每次看到4年前娘家拍攝的全家福合照就會淚流滿面,因為最疼她的小叔在拍完這張照片後就車禍過世。她說,自己是家族中離家最遠的人,「時時刻刻都想念著家人」,尤其前幾年剛來台灣時沒有朋友,有點無法適應,幸好透過社區課程,結交了不少好朋友。

越南籍新娘李小萍嫁到台灣已14年,燒得一手家鄉菜,思鄉情怯的她總是在和朋友家庭聚會時,準備一桌子拿手越南菜,希望分享「故鄉味」,也從中找到適應台灣的方式與自信。大夥兒總是吃得津津有味,女兒也常說「媽媽煮的越南米粉好好吃!」

「新移民老照片展」在海安路「隨光呼吸」蔬食人文空間展出

「新移民老照片展」即日起在海安路「隨光呼吸」蔬食人文空間展至8月11日。

「隨光呼吸」蔬食人文空間
地址:台南市海安路二段118號 
電話:06-221-6085 
營業時間: 11:30~22:00 週二公休

資料來源:聯合報
撰稿記者:鄭維真
刊載日期:2014.7.20
引用連結:連結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12/5.html

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

【自由時報】臨時工升到郵局支局長 陳正雄出書 見證郵務發展

「郵政生涯履痕」內收藏有多張早期郵局發展歷程的珍貴照片。
(記者林孟婷攝)

從郵局臨時工做起,只有初中肄業的陳正雄,靠著自修以及不放棄的個性,一路通過升等考試當上支局長,十一年前退休後,陳正雄把四十多年的郵務生活編輯成冊出版,不僅道盡自我奮鬥過程,也見證郵局以及地方的發展歷程。

「小時候在家幫忙養豬、種田,收益不多也並非長久之計,讓我想要有份固定收入的工作以養活家人。」陳正雄因為幫爸爸到善化郵局買郵票寄信,而得知當時郵局要僱用一名臨時工,從此與郵局結下四十多年的緣分。

從臨時工開始做起,除了勤做基層,關於郵局的各種點滴他都記錄下來。為了更上一層樓,陳正雄自修念書,參加升等考試變為郵務差、郵務士,一路當到支局長一職。

陳正雄說,擔任投遞郵件工作時,當時道路粗劣難行,常以步當車一走就是十幾公里,有時只能邊走邊吃麵包充飢。當時晚間需到善化火車站接送南來北往的郵包信件,印象最深刻則是發生八七水災時,穿著雨衣在風雨中等火車駛進,但是從晚上八點一直等到半夜才知道積水嚴重火車無法到達,「在風雨中站了四、五個小時,這記憶太深刻了。」

陳正雄在工作之餘,將郵局工作的點滴透過文字、照片記錄下來,之前曾編寫「善化郵局發展史」,這幾年重新整理資料,又編寫「郵政生涯履痕」出版五百多本,內容收藏有多幅珍貴早期郵局建築、文物的照片,見證台灣郵務以及地方當時的發展過程。

陳正雄編寫出版「郵政生涯履痕」,道盡四十多年
郵務生涯經驗與奮鬥過程。(記者林孟婷攝)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撰稿記者:林孟婷
刊載日期:2014.7.16
引用連結:連結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文化部【臺灣故事島】陳素麗: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

陳素麗: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1

「親愛的大陸同胞們、共軍弟兄們!今天是中華民國77年12月17日,現在為您播報新聞……」我的名字叫陳素麗,民國58年出生在金門縣沙美鎮,生活在戰地前線,周遭的事物都與戰爭有關,耳濡目染之下,小學作文題目「我的志願」,就希望長大後能當一個「心戰播音員」。雖然距今已經快40年,兩岸關係也已由對峙走向交流,但「親愛的共軍弟兄們」的放送聲音,就有如深深刻印在記憶中的文字,經常在我耳邊徘徊繚繞。

從演講朗讀冠軍 成為抗匪放送頭

聲音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音符,從小學到高中,我永遠是校內演講及朗讀比賽的第一名,在全縣也經常拿到獎牌,隨著演講朗讀抑揚頓挫的音符跳動,就有如波波浪濤打在岩岸上,內心激起無比的洶湧澎湃。民國77年初,經國先生逝世,舉國哀悼,前線的軍民更是相互鼓勵、化悲憤為力量,那年我還不滿20歲,剛從高職電子工程科畢業,雖然不懂深奧的兩岸關係,但總想為國家做些事情,正巧那年國防部心戰總隊招考金門播音站播音員,我放棄了全校第一名保送升學的機會,毅然投入「抗匪放送頭」的工作。

陳素麗: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2

雖然心戰播音員只是國防部的約聘人員,但穿上軍服,掛上沒有軍階的政戰兵科,對當時的小女孩來說,有一種把國家責任與榮譽穿在身上的光榮感,記得7月1日報到那天,我把生活必需品以及家當裝進軍用帆布袋中,軍方派了軍用十輪大卡車到家門口接我赴任,軍車駛過金門窄窄的水泥道路,輾壓過舖在馬路中央的高粱作物(金門產高粱,農民收割後,會將高粱舖在馬路上,讓車輛輾壓代替「碾壓脫粒」的程序),空氣中就瀰漫著一股高梁的香氣,讓人有一種飄飄然的驕傲感。

金門在那個年代仍是戒嚴地區,與對岸的廈門都管制收音機的使用,所有的心戰播音系統都是最原始的「放送頭」,當時一天分上午、下午各一次國、臺語播音,高約三、四層樓的水泥心戰牆,上面排列整齊的48組擴音喇叭,直接對廈門心戰喊話及播音,對岸也有同樣的播音系統對金門喊話,有時為了要壓過對方的聲音,還要擴大我們放送的音量,現在想想還真像兩個吵架的小孩子互相嗆聲。

沒水沒電不以為苦 放送臺灣的美好與富足

不但播音設備簡陋,新聞訊息的來源更是克難。外界有很多傳言,我們心戰喊話都是在講「我們的饅頭比你們枕頭大」、「我們已經準備好熱騰騰的牛肉湯」、「我們的女人又多又漂亮」、「我們的高梁多到喝不光」,其實這些都不是事實,心戰喊話與新聞播報主要還是介紹臺灣的政經建設成果,當時不像現在有網路新聞,只能靠收音機每天錄下臺灣中央廣播電臺的新聞內容,轉化為文字新聞稿,再潤飾成為我們的播報內容,介紹三民主義的優勢與臺灣民眾富足的生活環境和對岸軍民眾分享。

陳素麗: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3

其實最苦的還是生活環境,即使家就在咫尺,一周也只能回家一天,兩年多的心戰播音員生涯,本島的馬山播音站算是物質條件最好的一個,但是宿舍就在坑洞內,即使除濕機24小時開著,岩壁上的滴水與潮濕的環境,仍像一根根的針刺到骨子裡去,風濕疼痛已經是最輕微的職業病;離開金門本島到大膽的環境更為艱苦,當然沒有客輪可以坐,遇上載滿了青菜魚肉要前往離島的小舢舨,還要勉勉強強才能騰出一個容身的位置,小舢舨吃水淺,遇到風浪只能隨波起伏,浪頭大時簡直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路上我的頭幾乎是埋在海水裡,低著頭猛吐,連膽汁都吐了出來。

陳素麗: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4

離島缺水、缺電,女孩子比較受禮遇,起碼還有水可以用,阿兵哥沒水洗澡,就只能到海邊,用海水擦拭身體,冬天風大氣溫又低,沒熱水可以洗澡,就只能盛桶水,用電湯匙加熱擦擦身體;吃飯更是問題,所有的飲食都要靠金門本島供給,萬一遇上大霧或海象不好,補給舢舨不開就斷了炊,一包軍用乾糧,就是我們播音站兩個女生一天的伙食。有時一天只供電4小時,其他時間都要點蠟燭度過,非播音時間也沒有育樂,只能待在寢室點蠟燭看書,旁人看來克難、難忍,對我來說,點著蠟燭看書還挺浪漫的,頗有思古之幽情。

兩年的心戰播音員生活,因為到臺灣本島升學而告中止,但難忘的播音歲月,不但一圓兒時的心願,也經常在午夜夢迴時浮現眼簾,走在今天已經成為觀光景點的播音站與播音牆旁,耳邊不覺又浮現這樣的聲音,「親愛的大陸同胞們、共軍弟兄們……」。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刊載日期:2014.7.16
引用連結:連結

請點選故事連結,至原始網頁瀏覽「影音檔」與更多「照片」!

故事名稱 / 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
故事編號 / 2014000475
發佈日期 / 2014/01/29

上傳者 / 金門縣金沙鎮站
敘述的主要人物 / 陳素麗
敘述者 / 陳素麗
蒐錄者 / 陳書逸
說故事地點 / 金門縣



我在前線心戰播音的青春歲月~陳素麗女士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台海心戰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

【三立新聞網】台版亞特蘭提斯!翡翠水庫下的祕密 ~ 碧山國小沉睡28年

翡翠水庫下的祕密 ~ 碧山國小沉睡28年-1

亞特蘭提斯文明中消失的大陸出現台灣版。翡翠水庫底下,被人發現其實底部有個國小,名叫碧山國小。日治時期留下的學校,不過民國75年因為興建水庫而被水淹沒,直到民國91年水庫乾涸才又浮出水面,但因年代實在太過於久遠,很多當地人根本不知情,我們實際找到第一屆畢業校友林先生,才對這個水中國小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碧山國小第八屆校友林禮樂:「我從小就在這裡出生,以前古早要讀書的時候,要走一個多小時。」指著遠方的水面,說這是自己的母校,因為翡翠水庫底下曾經矗立著一間學校,民國91年乾涸的湖底出現一個建築群,員工宿舍、水塔、教室、操場一應俱全,只是垮的垮、塌的塌,只剩下基座讓居民思古之幽情。

用雙手翻攪茶葉的林先生,已經75歲高齡,是第一屆校友,學校的一切還依舊歷歷在目。

碧山國小第一屆校友林得雄:「以前山上車不會到,就全靠走路,也沒老師呀三讀四休,一直到12歲那時才正常,國小廢除建水庫廢除,國父像也放在水底沒遷走。」

翡翠水庫下的祕密 ~ 碧山國小沉睡28年-2

民國63年,碧山國小第20屆校友的畢業照,
因人數不足,村長與校工也入鏡。(校友林金環提供)

曾經為了找尋母校遺址,林先生划著船回到這裡,但是卻什麼都看不見,以前師生合照的大操場,一起玩耍的遊樂器材,亦或是和同學一同嘻鬧的校園一角都已經不見,坐落在石碇碧山村的這間學校,日治時期叫乾溝國小,民國60年改名為碧山國小,民國75年因為翡翠水庫啟用而沉沒,民國91年又因為水庫乾涸,兩個月而浮現,但是水量豐沛時學校又再度沉沒,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只能望湖興歎。

翡翠水庫下的祕密 ~ 碧山國小沉睡28年-3

傳統三合院是林先生的老家,位於碧山學校的對面,如今卻和學校一起沉入水底,這些回憶只能隨著這些照片塵封在水底。

翡翠水庫下的祕密 ~ 碧山國小沉睡28年-4


「碧山」水中小學 沉沒翡翠水庫28年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
撰稿記者:許惠美、吳汶宸
刊載日期:2014.7.16
引用連結:連結
延伸閱讀:中國時報【溪游、摸黑上課 校友懷念多
延伸閱讀:PeoPo 公民新聞【建水庫的秘密


喜歡這篇報導嗎?來按個讚吧!
歡迎加入「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訂閱最新的老照片報導!
欣賞珍貴的老照片,瀏覽感人的老照片故事,以及老照片徵集、展覽與出版的最新報導。
「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5dollarscan

「5元相片掃描館」
用心感受老照片的熱力,用手重現老照片的風華!
http://5dollarscan.blogspot.tw/2011/02/5_25.html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宜蘭縣史館「異鄉人的愛-天主教靈醫會在宜蘭」特展

宜蘭縣史館「異鄉人的愛-天主教靈醫會在宜蘭」特展

西元1586年聖嘉民‧德‧雷列斯成立天主教靈醫會,今年(2014)年7月14日適逢聖嘉民離世歸主400年紀念日,而天主教靈醫會自1952年以來於宜蘭宣教、並於羅東創立聖母醫院,行醫已逾62年,為感念靈醫會對宜蘭的貢獻與行誼,宜蘭縣史館特辦理特展,於7月14日上午開幕,展期至11月30日止。希望透過本次展覽,讓參訪民眾認識靈醫會會士們多年來「忘了自己,因為愛你」。

異鄉人來台行醫60年 無悔地守護病苦大眾

60年前,有一群來自義大利的天主教靈醫會會士,飄洋過海來到當時偏遠落後的宜蘭羅東地區,成立羅東聖母醫院、聖嘉民啟智中心等,照顧貧病的台灣人民,數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當時民眾則以台語直呼聖母醫院為「阿督仔病院」,又不收窮人的醫藥費,頗受本地民眾信賴。 

這些異鄉人的故事,諸如:靈醫會有一位斯伐洛尼亞來的范鳳龍醫師,羅東人稱他Oki醫師,即大醫師的意思。他住在醫院39年,天天值班為病人服務,開了八萬台手術(這是世界紀錄),救人無數,78歲仍撐著病體,半夜為病人開刀,從來沒回故鄉,死了就葬在這裡,他是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人,他出殯時,有五千多人為他送行,後來聖母醫院募款蓋了重症大樓來紀念他。

把每一位病人當作天主般來照顧,曾連續兩年騎單車上山為病人看診送藥的馬仁光修士;援救無數病童,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的呂道南神父;大街小巷尋找小兒麻痺患者,提供庇護與協助的謝樂廷神父;親力親為照顧結核病患,為救命甘冒感染風險的柏德琳修士等,正是提供醫學生、醫師感受醫學倫理的最佳範本。

這些異鄉人默默為台灣人奉獻付出,像苦行僧般日以繼夜醫治與照護病患,卻甘之如飴。呂道南神父曾說:「行醫,就該去需要的地方才有意思,如果只求過得舒服, 就沒意思了。」馬仁光修士也說:「不是病人需要我,而是我需要病人。」范鳳龍醫師也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的生命是獻給在這裡的病人,將來我只有一個願望,大步走到永恆時,我還在工作。」

「異鄉人的愛-天主教靈醫會在宜蘭」特展
展出日期:103年7月14日~103年11月30日
展出地點:宜蘭市凱旋里縣政北路3號(宜蘭縣史館)
聯絡資訊:(03)925-5488

「異鄉人的愛-天主教靈醫會在宜蘭」特展



靈醫會神父用心 來台照顧身心障礙



羅馬主場-無懼風波。聖嘉彌祿靈醫會慶祝四百周年(3-2-2014)


資料來源:大紀元
撰稿記者:謝月琴
刊載日期:2014.7.14
引用連結:連結

延伸閱讀:聯合報【感念靈醫會 文物展福音足跡
延伸閱讀:5元相片掃描館【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聖母寶寶回娘家】



喜歡這篇報導嗎?來按個讚吧!
歡迎加入「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訂閱最新的老照片報導!
欣賞珍貴的老照片,瀏覽感人的老照片故事,以及老照片徵集、展覽與出版的最新報導。
「5元相片掃描館」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5dollarscan

【宜蘭照片掃描】推薦口碑一級棒的「5元相片掃描館」

【宜蘭縣照片掃描】【宜蘭市照片掃描】【羅東鎮照片掃描】【蘇澳鎮照片掃描】
【頭城鎮照片掃描】【礁溪鄉照片掃描】【壯圍鄉照片掃描】【員山鄉照片掃描】
【冬山鄉照片掃描】【五結鄉照片掃描】【三星鄉照片掃描】【大同鄉照片掃描】
【南澳鄉照片掃描】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