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思想,重慶南路】文星書店老照片首度公開

1967年,文星書店由衡陽路移往峨嵋街五號之一,
明亮的櫥窗展示新書與作家肖像,門前招牌字體沿用書畫名家馬壽華的題字。
(約1967-1968年間)|影像來源:蕭廣仁先生

1925年創辦的文星書店,原是衡陽路口一間販售西文書報與各國語文教材的小書攤,而後搬至衡陽路十五號店面。

其出版的《文星》雜誌,大量引介西洋文學翻譯、國外思想潮流與科學新知,並刊載本地創作的小說和現代詩,成為當時臺灣知識文化界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不僅開拓了出版的原野,也為重慶南路書店街寫下一頁風華 。

本展覽獲得文星書店創辦人之子蕭廣仁先生,慷慨提供多幀珍貴歷史照片,包括文星書店各時期的外觀與內部陳設,文星藝廊、書店特賣會等,特別於松菸展區首度新增專區公開陳列,並已新增至「思想,重慶南路」網站,歡迎於網站上方選單點選「重慶南」主題分類瀏覽。



文星書店

嚮導一代文運的星宿 ~ 衡陽路十五號

1952年,蕭孟能、朱婉堅夫婦於臺北創辦「文星書店」,初期在衡陽路口承租攤位,專門販售西文書報與各國語文教材,而後搬遷至衡陽路十五號店面,開始出版中文新書。最早曾翻譯三本西方兒童讀物,分別是《我和聯合國》、《大象》、《小鹿史白克》,作為出版中文新書的起點。

創立初期的文星書店設在衡陽路十七號,現為金石堂書店城中店旁側,
門口的石造拱廊至今可見。招牌「文星書店」與「 BOOK’S WORLD CO.」
中英文並陳,顯示經營西文書籍的特色。|影像來源:蕭廣仁先生

蕭孟能(1920-2004)為湖南常寧人,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經濟系,
其父是中央通訊社創辦人蕭同茲。經營文星書店與《文星》雜誌時,
廣納青年才俊意見而能「嚮導一代文運」。|影像來源:周昌平先生

不按牌理出牌的文星雜誌

1957年11月,標榜「生活的、文學的、藝術的」《文星》雜誌創刊,編輯為何凡、林海音夫婦與陳立峰,發刊詞〈不按牌理出牌〉揭示該誌的理念為「不按常規來辦這份雜誌」,以不落世俗窠臼的經營方式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1957年11月創刊的《文星》雜誌以海明威作為封面人物

十六開本大小的《文星》雜誌每月五號出刊,從未脫期,每期都以一位當代文學、藝術、科學、哲學、政治人物作為封面人物,包括海明威、卡繆、羅素、史懷哲、湯恩比、赫胥黎、賽珍珠、沙特、卡拉揚、金恩等。再搭配引介西洋文學翻譯、國外思想潮流與科學新知,也刊載本地創作的小說和現代詩,成為當時臺灣知識文化界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口。

1963年,李敖進入《文星》編輯核心,嚴詞批判傳統文化與政治體制,引起知識界強烈回響。《文星》剽悍的批判文字不僅引發論戰,更觸怒當道,使得雜誌接連遭受查禁扣押。最後在1965年底被勒令停刊。

1986年9月《文星》雜誌復刊號出版,接續1966年遭查禁的第九十九期,原先封面人物為美國自由主義者韓福瑞(Humphrey),因復刊號發行時韓福瑞已過世,基於不以逝者為封面的原則,當期雜誌使用發行人蕭孟能背影做封面。

在解嚴前後復刊後的《文星》以「落實本土、胸懷中國、放眼天下」為關懷宗旨,由余光中擔任文學欄主編、詩頁主編張香華、美術主編林惺嶽,以及焦雄屏、周碧瑟、梁光明、廖仁義等人組成編輯委員群。內容涵蓋文學、電影、美術、音樂、攝影、思想潮流等多種面向,也增加中國大陸文學與知識界介紹,因此經常遭到政府相關部門「關切」。1988年6月,有感於社會環境轉變,《文星》再度停刊,前後共發行一百二十期。

李敖〈前排左二〉、蕭孟能〈後排右四〉

起落燦如流星

發行雜誌之外,文星書店有三個主要出版面向,分別是西書編印流傳、中文新書刊行、絕版古籍舊書重印。其中主題涵蓋多元,網羅臺灣一流作家,如梁實秋、余光中、周夢蝶、白先勇、聶華苓、林海音、李敖等人作品的「文星叢刊」與重印中外舊籍的「文星集刊」,質精價廉,堪稱文星雙璧。直至今日,仍是許多愛書人尋尋覓覓湊齊成套的珍寶。

《文星》第一次停刊後,書店內部進行改組,也搬遷至峨嵋街五號之一新址。1968年4月1日,文星書店終究抵擋不住來自政府高層壓力,只能黯然歇業,正式走入歷史。

資料來源:思想,重慶南路
刊載日期:2014.11.24
引用連結:連結
引用連結:連結 〈多圖〉


【台北照片掃描】推薦口碑一級棒的「5元相片掃描館」


【台北市照片掃描】【松山區照片掃描】【大安區照片掃描】【大同區照片掃描】
【中山區照片掃描】【內湖區照片掃描】【南港區照片掃描】【士林區照片掃描】
【北投區照片掃描】【信義區照片掃描】【中正區照片掃描】【萬華區照片掃描】
【文山區照片掃描】

您還在搜尋這些關鍵字嗎?
請放心將老照片交給值得信賴的「5元相片掃描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