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民文化網」的緣起
退輔會高主任委員華柱指示,將榮民前輩感人故事或憶往紀事,設立網站,供大眾瀏覽、蒐取,做為歷史見證及教育宣導。
抗日戰爭軍興到國共內戰至國民政府撤守台灣,這是中華民族的大動亂與大遷徙的一段歷史,而台灣也不可避免的牽引在這歷史洪流之中。在這個數百萬人的大遷徙中,有公教人員、有商賈,而最大一群就是軍人和眷屬。
這群數量龐大的軍人和眷屬來台灣後,被安置台灣各地臨時搭建的房舍,後來就成為了竹籬笆內的眷村;在外人看來他(她)們是共同的一群,事實上他們來自大陸各省,東西南北口音和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惟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來自內地的外省人。
榮民在一般印象是台灣社會中特殊的一群,其實他們大部份也是樸實的農民,來台的時候可說是家無恆產,早年的待遇微薄,而因年齡或其他原因,陸續有人離開了部隊領了少量的退伍金就進入了社會,有家的住在眷村,大部份單身漢娶了本地太太在村子內頂個眷舍也就住了下來,也有些單身人員離開了部隊,三、五人在都市各地用鐵皮、木頭搭個違章房子,有人賣起了饅頭、有人開起了燒餅豆漿店,另外一批人在政府的安排下投入了中部橫貫公路、東部的開發、參與十大建設等,他們生活在台灣各地角落,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努力奉獻,處處留下他們為這塊土地奮鬥過的足跡。
五十餘年來這群來自異鄉的炎黃子孫,和早期來台漢人、原住民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一起打拼,共同在金門823戰役中保衛台灣,在山巔海濱參與各項建設,也有投入社會各階層如文學創作、南北飲食的推廣,使台灣經過50餘年的融合,擁有多元族群豐富的文化內涵。
「榮民文化網」的願景
當年的十來歲的少年兵如今是七十餘的老翁了,更煌論其他年齡更大的榮民,因此我們希望這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園地,無論是戰功彪炳的大將軍或是基層的士兵,無論是青史留載的戰役或是飛鴻踏雪泥般的感人小故事,都將保存在這個網站。
老兵不死,只是淍零……
「榮民文化網」的懷舊照片
資料來源:「榮民文化網」【懷舊照片】
延伸閱讀:「榮民文化網」【老照片徵集】
「5元相片掃描館」提供老舊照片掃描(掃瞄/Scan)服務
您可透過黑貓的88元「經濟宅急便」或郵局的55元「5號便利箱」服務,
安全又迅速的將照片寄來掃描(掃瞄)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