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中央社】為歷史留見證 北市克難街故事牆12日揭幕

由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等籌辦的「老鄰居.回娘家」活動,
12日將在青年公園旁設立「克難街故事牆」,
為當年國軍來台那段物資最匱乏的日子,留下見證與回憶。 (李重華提供)

消失21年的台北市克難街將重現!由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等籌辦的「老鄰居.回娘家」活動,將於12日在青年公園設立「克難街故事牆」,為當年國軍來台那段物資最匱乏的日子,留下見證與回憶。

主辦單位表示,早期的克難街,是圍繞著青年公園周邊一條彎彎曲曲的馬路,也就是日據時期的南機場。民國38年大陸淪陷,南機場成為國軍來台最早規劃的區域,青年公園用地被軍方徵收為國軍農場,青年公園周遭成為各軍種眷村的安置地點。

青年公園周遭有近30個眷村,也因此,來自大陸各省的眷村媽媽們,在當時物資匱乏情況下,利用有限的食材,所烹煮出的各省特色料理,被通稱為「眷村菜」,儼然是中國各省美食巡禮,並成為台灣眷村的特色之一。

至於「克難街」的由來,台北市萬華區騰雲里里長李重華說,是由軍醫出身的時任台北市議員王乃一,於民國42年建議將當時眷村最多的街道,取名「克難街」,意喻民間「雙手萬能、克服萬難」。60年代,克難街興建了許多國宅(如崇仁新村),是台北市第一批混凝土興建的國宅,也是當年台北市最先進的模範國宅。而克難街於82年2月更名為國興路。

李重華表示,克難街早期被認為是台北市郊區,但生活機能齊備,附近有果菜市場、青年公園、新和國小、古亭國中、萬華醫院等,當時許多北上打拚的上班族都在此落腳。另外,還有許多客家鄉親看中此處房價低廉、交通便利,多在此安家落戶。所以,克難街也稱為台北市的「客家一條街」。

為重現克難街歷史,並讓民眾對周遭生活區域發展有更深的認識,由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與青年公園附近10個里發起的「老鄰居.回娘家─克難街故事牆」揭幕活動,12日上午9時在青年公園故事館1樓舉行,李重華歡迎過去住過克難街的老鄰居回娘家,並提供以前的生活老照片給主辦單位,藉以串起當年的台北生活片段與街頭景況,也歡迎民眾利用週休假日前往參觀。

資料來源:中央社
刊載日期:2014.7.11
引用連結:連結

中央日報 2014.7.12

中央日報 2014.7.12
民國65年克難街404巷。圖/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民國63年克難街80號附近。圖/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青年公園曾是風箏迷俱樂部。圖/新國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小時候的照片在哪裡?掃描數位化了嗎?
請讓「5元相片掃描館」來代勞!
邀請您瀏覽138位客戶的留言與評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